奏疏,他比谁都清楚,如今大秦财政的负担,到底有多么严峻。

    不仅要承担着巨大的军饷开支,而且各处都在大肆修建。

    勾连各地郡县的驰道。

    贯通南北的灵渠。

    以及已经修建了多年的骊山地宫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这,还不包括赈灾钱粮,以及那些迁徙百姓被免除的赋税以及发放的补助。

    大秦的财政,已经极度紧张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,始皇帝竟然还直接许诺免赋一年。

    虽然赋和税不是一回事,免赋也不是免税。

    但对天下无数贫苦的百姓来讲,这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。天下的人,可能不在乎谁是皇长孙,又或是皇长孙娶了谁,但他们一定在乎有人为自己免了赋。

    因为皇长孙娶亲,始皇帝陛下免了自己的赋!

    这是实打实的实惠,这份恩情,老百姓就会记在皇长孙的头上,说出去,也得念一句皇长孙的好。

    赋,是在税收之上,摊牌的其他收入,类似于我们原来所谓的提留。这一项收入,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根据需要调整变动。

    秦朝的赋税其实不高,并不像汉朝那些无良史学家们所谓的“泰半”之赋,要交收入的三分之二,其实根据出图的里耶秦简记载,平均赋税大概在十二分之一。

    看似比汉朝某些时代的十五税一要高,但是别忘了秦朝实行的是大亩!

    一亩地比汉朝的多出来接近三分之一!

    也就是说,秦朝的一亩地,等同于汉朝的一亩半,而且秦朝分给老百姓的地多,每人百亩,这么综合算起来,秦朝时期的赋税,比汉朝的绝大多数时候的赋税都要低上很多很多!

    所以,大秦的财政开支其实一直都是入不敷出。

    这也就是大秦军力无双,横扫了整个天下,通过战争,把原本各国王室和吸吮百姓鲜血的贵族们,世世代代剽掠其人,才积累起来的庞大财富,都粗暴地集中到了秦国,不然,大秦的财政早就崩盘了。

    但,即便如此,大秦的财政也十分紧张。

    每一分钱,都有它应该有的去向。

    始皇帝的这道旨意,还是让赵郢感动不已。

    看起来,这一次,始皇帝是真的高兴了,真的是发自心底的想要庆贺,让天下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。

    这是来自一位大父,对自己亲孙子的,毫不保留的祝福!

    赵郢默然,缓缓俯身拜倒。

    这一拜,不拜始皇帝,拜的是自己的大父!

    这一次,始皇帝没有扶他,只是目光慈祥地看着赵郢在那里给自己行礼。王南也在一旁,跟着盈盈拜倒,跪伏在赵郢的身旁。

    “来,为大父斟满——”

    等到赵郢起身,为长辈亲朋敬酒,始皇帝拉着赵郢的手,笑容满面。

    这一次,赵郢没有犹豫,将酒杯斟满,双手捧上,始皇帝一饮而尽,心满意足。

    所有人,都肉眼可见,始皇帝对这位皇长孙的溺爱,毫不掩饰!

    敬完始皇帝,敬芈姬,然后就是满座的宾客。

    按道理讲,这些三公九卿,满座皇室,参加谁家的婚宴,那也得是给足了面子,所谓的敬酒,自然也不必每次都要干杯。

    但始皇帝都一饮而尽,大家谁敢含糊?

    所以,赵郢无论走到谁的面前,谁都要满脸笑容地起身谢过,然后一饮而尽,没有丝毫的迟疑。

    包括——

    胡亥。

    只是胡亥脸上的笑容,多少有些僵硬。

  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