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义,教之以诗书礼乐,为国育忠贞干练才,为民养忠孝廉耻之心——”

    看着一个个目光闪亮的儒家学子,淳于越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环顾众人,揽须而笑。

    “如此,则儒家之兴盛,全赖诸君之行!

    “诺!必不敢辜负夫子重托!”

    见大家士气可用,淳于越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。

    “老夫前几日,早已经修书一封,亲自回复殿下,接下了殿下的托付——尔等此去,务必尽职尽责,务必配合皇长孙的政令,切记,不可忤逆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淳于越脸上的笑容收敛,目光殷切地扫过每一个人。

    “一切大局为重!为了儒家崛起!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当天,一百二十名儒家精英弟子,背负行囊,腰挎长剑,心怀理想,朝着河西郡勇敢奔赴……

    一切,为了儒家!

    虽百折而不回头,虽九死其尤未悔——

    身后,山坡上,背负长剑的儒家弟子卓易,调转马车,看向依然伫立远望的夫子,恭声道。

    “先生,该返程了——”

    淳于越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他何尝不知道,那位皇长孙殿下的要求,只是攫取了儒家经义的一部分,但那又如何?

    这普天之下,除了河西这等新取之地,又有哪里能像此处一般,一片空白,没有受到任何一家学派的影响?

    又有谁人能像皇长孙这样,肯拿出一郡之地,推行儒家学说?

    儒家之兴,必自河西始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河西郡。

    所有的建设都如火如荼。

    哪怕是一些月氏人,也都没觉得自己的日子特别难捱,甚至还对目前的这种状态,有些喜欢。

    因为,在这里,所有的东西,都明码标价,可以通过自己的工分换取。

    只要你愿意参加官府组织的劳动,你就可以得到属于你的工分,而你通过劳动换来的这些工分,在官府这里,比钱财和牛羊都也要管用!

    钱财和牛羊换取不来的东西,工分可以。

    总之,所有一切,工分优先。

    包括一些粮食布匹,瓷器盐巴,甚至是一些茶砖,甚至是那种用红砖砌成的,坚实牢固,又宽敞明亮,能遮风避雨,又漂亮美观的房屋。

    所有一切,皆可以工分兑换。

    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。

    哪怕是月氏投降的部落,也不例外,如果你想定居下来,也可以凭借工分换取包括房屋在内的所有资源。

    当然,最让河西郡的百姓,为之怦然心动的是——

    读书!

    皇长孙将在河西四县,设置九九八一座小学堂,教人读书字。

    读书写字啊!

    这是多少老百姓梦寐以求,却求而不得的美事。而今,在皇长孙这里,一切皆有可能。

    只要你老老实实遵守大秦律法,参与官府组织的劳动,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功夫,为子女兑换求学读书的机会!

    而自己需要付出的,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束脩!

    不要说,那些连自己家的牛羊都不会数的月氏人,就算是那些迁徙而来的秦人,都忍不住怦然心动。

   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    这样一种忐忑不安,又期待,又惶恐的心思,一直到他们看到一座座学舍拔地而起,又亲眼看到一位身穿儒袍,腰挎长剑,风尘仆仆,却又文质彬彬的儒家弟子进入河西的时候,才彻底烟消云散,继而被一种巨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