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轻松。

    跟着对祖孙云淡风轻的处置不同,这段时间,聚集于咸阳,等着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,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的,却很有些紧张。

    无成例可循!

    虽然朝廷给出了大致的方向,但没见到试卷之前,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所谓的科举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这一次考试,朝廷主要照顾的是法家、儒家、墨家、农家之学,但也没有彻底堵死其他学派的机会。

    朝廷另设秀才科,超脱于四家学说之上,凡是天下有志于学,才能超拔,有治国之能者,皆可应试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你如果所治之学不对路,又或者自认为才能超拔,有治国之能的,你也可以考这个比较笼统的秀才科。

    今日,是报名参加科举的最后一日。

    有一些犹豫不决,心存观望的人,要做出最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看着大街上时不时结伴走过的备考士子,广武君李左车回头瞥了一眼跟在自己身边的长子李常,轻轻地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去吧——”

    李常躬身出去,很快汇入人群,朝着咸阳令的治所走去。

    看着儿子快步离开的身影,李左车眼神有些复杂。

    如今,邯郸郡已成是非之地,自从陈余和张耳二人,从咸阳冒死带回了赵王歇之后,整个的邯郸郡的人心就乱了。

    他看得很清楚,陈余和张耳两个,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儿。

    如今频繁出入于昔日的赵国旧臣之家,想要扶持赵王,串联故赵勋贵起事,身为广武君爵位的李家,更是成了二人最关注的人选之一。

    隐隐已有了咄咄逼人的架势。

    但如今始皇帝还在,那位新近崛起的皇长孙,表现的更是让他触目惊心。

    一日破四国,三箭定匈奴!

    跟其他勋贵还不同,他出身兵法世家,祖父李牧更是赵国赫赫有名的大将,他自然知道赵郢这份战绩背后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因为,即便是他,反复推演无数次,都无法推出那位皇长孙到底是如何取得这份骄人战绩的。

    无可复制!

    大秦上有始皇帝,下有皇长孙,他想不出陈余和张耳有任何的胜算。

    这才索性带着自家长子,离开邯郸,一路来到咸阳。

    一路走来,自然是见识到了大秦严苛冷酷的一方面,也见识到了许多对大秦心怀怨艾的百姓。

    但这种状况,自从进入关中,几乎就逐渐消失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进入了咸阳之后,这种状况几乎彻底消失,走在大街上的百姓,虽然依然衣着破旧,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光彩。

    尤其是提起皇长孙赵郢来,都眼神狂热。

    言辞之间,都是溢美之词。

    他不是毛头青,自然知道,这做不得假的——

    所以,这些时日,他留在咸阳,仔细了解了一下这位皇长孙,然后,就有了刚才的这一幕。

    他想看看,这所谓的科举制度,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若是这科举制度,真如宣传的一般,不论出身,不论地域,唯才是举,那自己这次回去,说什么都得劝说一番赵王。

    没机会了!

    如李左车这种情况,也未必就是个例。

    很多人,都在偷偷衡量这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会稽郡。

    郡守府。

    殷通神色有些难看,端着茶盏出神,甚至都忘记了给项梁倒茶。

    “今日撒出去的探子,来了消息。如今就连燕赵之地,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