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书信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此时西域诸国的情况,以及秦军和龟兹与乌孙之间爆发的几次小冲突,而且还写了刘季对西域形势的大胆判断,私下建言,请皇长孙向陛下请命,尽快对乌孙用兵。

    “乌孙不除,西域诸国则心怀观望,人心不稳……”

    看完刘季的书信,始皇帝不由眉梢一挑。

    “想不到你手下这个刘季,粗鄙不文,却倒也有几分见识……”

    把书信轻轻地放回赵郢面前的书案,始皇帝这才看着赵郢,皱眉道。

    “只是整合楼兰、车师和焉耆之力,能灭乌孙否?”

    赵郢沉吟了一下,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乌孙势大,非西域诸国可以抗衡,故而,龟兹虽然迫不得已,已经与我大秦结交,但未必肯尽全力对付乌孙,更何况,姑墨、温宿、尉头等国,依然心存观望,左右摇摆,仅凭楼兰、车师和焉耆三地之力,未必是乌孙的对手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赵郢认真道。

    “一旦战局陷入胶着,亦或者是失利,我担心刘季等人在西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,会一朝尽丧,到时候,我担心哪怕楼兰和车师之地,也未必不会有反复——所以,若是不能摧枯拉朽,一战而定,那战还不如不战……”

    赵郢知道,除非自己亲自带兵,进入西域,凭借着自己如今远超常人的武力,斩将夺旗,强势击溃敌军,否则仅凭如今大秦在西域的那点几乎少到可怜的兵力,根本不足以支持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。

    但在这个大秦历史上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,他怎么敢轻易离开始皇帝的左右。

    始皇帝自然不知道赵郢心中的顾虑,此时,见他没有主动请缨,心中还颇为高兴。大秦自然是需要一个无敌的统帅,但不需要一个无敌的君主。

    一个动不动就亲冒矢石,逞匹夫之勇的家伙,怎么让人放心把大秦交给他?

    始皇帝眼神欣慰地看着赵郢,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赵郢刚才分析的很有道理,如今大秦对西域的影响还十分有限,若是不能打一战打出大秦的威风,对大秦来讲,就是一场灾难。

    “只是,如今西域驰道修建进程缓慢,明年恐怕不足以支持出兵……”

    道路不通,对西域用兵,难度系数几乎翻倍。

    兵力投送困难,后勤保障更困难。

    投入的人力物力,也几乎是几何级数的翻倍,对如今大秦的局势来讲,有些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赵郢闻言,不由笑呵呵地提醒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大父,莫不是忘了一样东西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,伸手往三十里峪的方向指了指。

    始皇帝先是一怔,旋即便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“你是说火药……”

    赵郢笑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如今火药现在虽然还比较简陋,不足以在战场上正面使用,但用来开山裂石,已经绰绰有余。有火药相助,西域驰道的修建进度将大大加快,我估摸着明天开春,就能顺利完工……”

    赵郢说的顺利完工,是指可以顺利修通最艰难的白龙堆到楼兰这一段最难通行的险道。

    而只要这一段打通,大秦的兵力和物资,就能很快由河西郡进入西域,从此,天堑变通途。

    哪怕没有驰道的加持,西域的地形,也不足以成为大秦兵力推进的障碍。

    始皇帝闻言,不由彻底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“善!既然你心中已经有了定计,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安排吧……”

    虽然自家大孙子,随着韩信的献俘归来,如今的声势,已经一时无二,但他并不介意继续推高自家孙子在朝野的声望。

    有了先前横扫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