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长孙果然,言而有信。

    第二天就叮嘱随行官员,记下了庐江郡这些豪门大族的义举,一方面向朝廷请功,一方面让人树碑立传,赞许他们深明大义的举动。

    虽然从骨子里,他恨不能借助这个机会,把整个江南的世家豪族一扫而空,彻底铲除隐患,但也知道,这种事情,可一而不可再。

    治理天下,不是打天下。

    打天下的时候,可以趁着兵荒马乱,把这些盘踞在地方上的毒瘤,一扫而空,但治理天下的时候,却需要恩威并施,不能过分依赖杀伐。

    自己在长沙郡,几乎把长沙郡的豪族大户一扫而空,如果在庐江郡还这么干,到时候别管打着什么旗号,也不管借用谁的名头,恐怕都躲不过世人的眼睛。

    一个暴虐嗜杀的名头,就真的逃不掉了。

    不利于自己后续的发展。

    反之,若是能把这群人绑上自己的战车,成为楚地豪族大户的“榜样”,那他们这些人,就成了自己撬开楚地这块铁板的关键。

    怎么撬开?

    当然是对他们的义举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啊。

    他们公开的表示对自己的效忠和支持,自己毫不吝啬的表彰,然后再提拔他们家族中的庶出子弟,即便是他们心中还有什么小算盘,也没什么用了,他们必然会遭到诛秦联盟的排斥,甚至是敌对。

    至于以后,会不会弄巧成拙,让他们在庐江变得更加根深蒂固?

    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世家豪族,可能能对推恩令阳奉阴违,但已经有家族子弟入了朝廷的家族,那就不用考虑了。

    哪怕朝廷不出面追究,那些在朝中有了话语权的庶出子弟,也不会把偌大的家族心甘情愿地交给那些什么都不是的嫡子一脉。

    这就是人性。

    随后的一段时间,赵郢带着自己的随行官员,以及刚刚从各大世家豪族抽调出来的年轻子弟,在庐江郡上下的配合之下,风风火火地在庐江郡建立慈善堂,推行免费教育,劝课农桑,兴修水利,推广大秦版豫剧,有了之前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,再做起这些事情来,越发的得心应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庐江郡。

    周家后院。

    所有的奴仆下人都被赶了出去,书房里,家主周昭正亲自提着茶水,接待两个远道而来的贵客。

    “唐先生,此来何意……”

    周昭面色平静地看着眼前的老者,以及老者身边那位身材魁梧,一看就是军中高手的汉子。

    老者沉默半晌,这才盯着眼前的茶杯,徐徐道。

    “周家主,果然要变换门庭,投靠暴秦吗?”

    周昭沉默半晌。

    “先生乃是当世名士,眼光高绝,还请先生教我……”

    唐姓老者闻言,轻轻地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周家主,是当世智者,岂会看不出自己目前所面临的凶险?那位皇长孙看似对庐江士人颇为友善,其实包藏祸心。对诸多家族中的年轻子弟,也多有简拔,但所选取之徒,有几个是家中嫡子?长此以往,必生事端……”

    周昭苦笑。

    “我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,前几日,我们曾得到高人示警,若是不如此,恐怕庐江郡中,会有血光之灾……”

    唐姓老者闻言,不由诧异。

    “高人示警?何方高人,竟然能让诸位如此信服?”

    周昭徐徐道。

    “此人号称半仙,铁口直断,能言人祸福,当时我们亲眼所见,他为了破解庐江郡的血光之灾,一日之内,满头青丝变成白发…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