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,定然会得到极大的缓解……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那牛奶起了作用,又或者是锻炼起了作用,又或者是摆脱了繁杂政务的缘故,总之,清闲下来的始皇帝,身体状况似乎有了些许好转。

    至少,咳嗽的症状大为缓解。

    这让因为越来越逼近七月份,而心中浮躁的赵郢,不由偷偷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虽然,他自忖羽翼已经逐渐丰满,应对这个国家的政务,也越来越得心应手,但正因如此,他才更加清晰地知道,始皇帝对于这个国家来讲,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有始皇帝在,这个国家便稳若泰山!

    只要始皇帝一息尚存,这个天下便没人敢跳出来兴风作浪。

    换了谁,都起不到这样的效果。

    就算是自己也一样。

    今天自己威望高,除了自己那一点功劳之外,泰半都是来自于始皇帝对自己的支持。

    所以,对于他来讲,首要的任务,便是保证始皇帝的身体状况,就算是天塌下来,也没有这个任务紧要。

    当然,对于这些,外人都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最让朝野关注的,反而是皇长孙监国之后的三条新政。

    第一条,广开学堂!

    整个正在修建的阿房宫,将成为横跨渭水两岸,规模远超稷下学宫的大秦学宫。

    除了皇长孙倡导的新学堂之外,大秦学宫之内,将允许百家博士入驻,在此著书立说,传经布道,广收学徒,讲授自己的所学!

    当然,最最让老百姓瞩目的还是其中的医术学堂。

    太医馆的医官,将在医术学堂中,充当第一任先生,亲自讲授一身所学。

    但无论是哪家的学堂,都必须同时兼修《铸军魂》与《大秦律》!

    这一条为铁律。

    考核不合格者,将逐出学堂,永不录用!

    但一旦经过考核,可以顺利完成学业者,就可以直接被朝廷录用,充当低级官吏,医学堂的学生,则将进入大秦军中,亦或者是各级郡县设置的医馆,充当医师。

    若是不满意分配,或者不愿意分配者,则可以参加大秦的科举考试。

    争取更高的起点。

    这一条政令,面向包括山东六国故地,岭南,河西,安西,以及漠北三郡在内的,大秦境内的所有百姓。

    不问种族,不问出身,不分地域!

    政令一出,天下哗然。一些因为失去晋身之阶,也难以维持家族地位,憋着劲想要推翻大秦的六国勋贵,忽然间就觉得很棘手。

    因为,他们发现,随着这条政令的颁布,手下的人心开始变了。

    这种影响,潜移默化,虽然没有宣之于口,但却又隐隐约约地能感觉到这种变化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釜底抽薪!”

    四公子府邸。

    一向神色淡定,从容不迫的易先生忍不住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他背着手,在自己的客房里,来回踱步,良久,才忽然停下脚步,扭头看向同样以门客的身份,寄居在四公子府邸的同伴,一位微微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人,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还有没有消息——不过,按照行程计算,应该就在这一两日之间了……”

    易先生闻言,不由深吸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长公子那边呢,还有几日可以抵达咸阳——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为什么,除了我们之外,还有一股力量,在暗中阻挠长公子扶苏的行程,据我们推测,极有可能是朝廷的人,甚至是那位皇长孙自己的人,故而,我们的人,不得不中途变阻碍为保护,避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