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礼遇的意义,何至于这些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?

    这科举,天下瞩目,今日种种必然会成为盛传一时的人间佳话,被人津津乐道。而大秦,这番对人才超规格的礼遇,也必将随着有幸目睹了这一切的人,而流传整个天下!

    “朝廷这次,是想要借助这次机会,收天下士人之心啊——不知道此计策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,端得是高明之极……”

    区区几面旗帜,几辆马车,才能耗费多少钱财?

    然而,它所带来的影响,却不知道将会有多么深远。

    随着越来越接近考场,雍齿发现,已经不断有车队开始汇聚过来,一队队,一列列,肃然无声。

    入场的查验极为严,把守在入口处的校尉,虽然礼数极为周到,但做事一丝不苟,几个通道同时打开,核验考生信息。

    一举一动,都彰显着朝廷对这次考试的重视。

    没谁会觉得受到了冒犯。

    雍齿跟着涌动的人流,缓步进入阿房学宫。

    虽然,他不止一次,远远张望过这座闻名天下的学宫,但直到此刻,才明白,这座宫殿的建筑,是何等的大气磅礴。

    得到始皇帝的许可,把阿房宫整个作为学宫之后,赵郢就让人取消了阿房宫那些富丽堂皇,奢靡精致的装饰,故而,此刻,这座学宫,巍峨壮观,勾心斗角,精巧壮丽之中,又带着一股子古朴大气的风范。

    这让昔日曾听闻稷下学宫种种盛况的雍齿,都不由有些目不暇接。

    大秦,竟然拿出这样的宫殿,用作学宫!

    他的心,忽然就彻底地沉静下来。

    所有的犹豫,顾虑尽数消散。

    一个这样重视人才的王朝,怎么可能二世而亡?

    一想到这里,那些所谓“始皇死而地分”的谶言,他就忍不住微微摇头。收敛起心思,拿着从入口处领取的考场分布图,雍齿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所在的地方。

    监考的考官,虽然肃穆,但并不严苛。

    随着科举开考的钟声传来,一位考官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,押送着密封在一个木箱中的试卷,神色肃穆地进入考场。

    木箱打开,是一份份密封在信函中的试卷。

    雍齿接过来,用考场上早就备好的剪纸刀,仔细地挑开风口,展开试卷之后,他就看到了字迹规整统一的试卷。

    这一场,依然如去年般,那是法学考试。

    朝廷招收官吏,岂能只取经义文章,故而,大秦科举第一考,就是法家之学!

    不通大秦律法者,不取!

    不管你是哪家的学徒,大秦律都必须在通读学习的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,今年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,都早有准备,故而看到试卷之后,就纷纷取过考桌上早就准备好的毛病,伏案做答。

    第二场,依然是《铸军魂》。

    虽然这场考试,即便是拿到满分者,也未必就一定会心向大秦,但却能督促天下所有人欲通过读书取仕者,认真地学习大秦的所有政策,了解朝廷与始皇帝政策的用意。

    有时候,隔阂是因为偏见,是因为仇恨,但有的时候,隔阂却是因为不了解。

    读书明理。

    哪怕有人因为立场不同,而对此嗤之以鼻,深读这些政策之后,有时候也会忍不住会去思考这些举措的用意。

    这就是一项心知肚明的阳谋。

    甚至连那些不准备参加科举的人,有时候,都会忍不住抱着批判的目光,来读一读,这本由皇太孙亲自起草修订的《铸军魂》。

    两场考完,已经天色近午。
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