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让各地方官去找!”

    朱祁钰忽然想起来:“对了,京中可有佛郎机人?”

    胡濙一愣,和于谦对视一眼:“宣德年间有,太上皇在位时,认为佛郎机人屡屡犯边,便驱逐出京了!”

    “陛下,佛郎机人弹丸之地,能有什么宝物啊?”

    胡濙和佛郎机人打过交道,还学过外语。

    前些年,国子监还把佛郎机语言列为必修课,后来和佛郎机人交恶,便不再学了。

    “未必,他们的火炮,便比大明的强。”朱祁钰道。

    胡濙不服气:“不过一群海盗,若敢上岸,大明军队一个冲锋,便能要他们的性命!”

    朱祁钰懒得跟他辩解,看向于谦:“内阁拟旨,传旨广州市舶司,令其将佛郎机人带到京城,朕有话问他们!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于谦将信将疑,真有陛下说的那种作物?

    若是真有,河套反而会成为大明助力。

    “朕认为于太保的话有道理,河套残破,却不能继续残破下去了,养护水土是重中之重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黄河泛滥,和河套地区的破坏有着必然联系。”

    “要治黄河,就要先治河套,从源头开始治水,事半功倍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沉吟道:“但养护非一时一日之功,朝堂强行种树,下面也会阳奉阴违,春天种,冬天砍,骗取中枢,河套永远得不到治理。”

    “朕打算派皇家商行,在延绥建一个大型纺织厂,在延绥推广桑树种植。”

    “勒令延绥地区百姓,每家种植五颗以上的桑树,树苗钱朕来出,若想多种的,就从朕这里买树苗,朕平价卖给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等桑树养成了,便养蚕缫丝,皇家商行收丝,全部都收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沉吟道:“再在河套地区,多多种树,桑树、槐树、杨树、枣树都可以种,朝堂下旨,任何人不许砍树,内阁拟定砍树的惩罚,一并颁布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老太傅,您说若在河套种果树如何?果子成熟了可吃可卖,两全其美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延绥百姓苦得连饭都吃不饱,哪有钱买果子吃呀?至于陕西权贵,恐怕看不上那些果子,老臣以为,还是别费力不讨好了。”

    胡濙没直说,但说的是秦藩。

    “藩王倒是富得流油,百姓苦得饭都吃不上啊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朕的亲戚,又不在京中,你说朕该怎么杀?”

    “一道圣旨下去,没到地方呢,本人就死了,他的儿子们疯狂上书,求朕赐他们继承王位呢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叹了口气:“先这样吧,果树种不成,就种些枣树,大不了朕来收,收了给延绥镇的兵丁吃。”

    他还有一层没说,他以太祖之祖制治国,不能直接和亲戚们撕破脸的。

    拐着弯杀吧。

    “老臣明白陛下苦衷!”胡濙躬身行礼。

    “等宁藩跳出来,朕先平了江西,挑富庶地方先平定吧,穷困的排后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说了句真话。

    又跟二人聊了很久,才放他们离开。

    “没被穿越!”朱祁钰得出结论,微微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皇爷。”

    冯孝小心翼翼进来禀报:“舒公公传来密奏,关于山西的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打开,眉头皱紧:“这么点?舒良呢?”

    “在东厂,没进宫。”

    “宣进来,朕亲自问他。”

    厂卫联合,从宣镇转道山西,端了晋商的老巢,结果才抄出来一百多万两银子,糊弄鬼呢。

    这点钱,都不够晋商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