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前那点蝇头小利给蒙蔽了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在金銮殿上的朝臣,都是人精,朕就叮嘱一句,凡事多动动脑子,脑子长在脖子上,不是顶着玩的,是让你思考的!”

    “罢了,都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长叹口气,意兴阑珊。

    做事的皇帝,多为昏君暴君;而垂拱而治的,必是千古贤君。

    奉天殿上气氛诡异。

    “接着议事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道:“昨天朕和耿九畴商议了,由内帑出钱,购买桑树苗、蚕苗、果树苗,送给京畿百姓,再要将京畿荒田收拢起来,暂时做皇庄,种植些棉花,空地则种树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,此皇庄,是以前的皇庄吗?”白圭刚刚上任,直言不讳地问。

    “朕打算招流民,先种一年,明年便将土地分给他们,朕之前就说过了,皇家不设皇庄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道:“永乐朝设皇庄,一是为了封赏功臣;二是为了收拢撂荒的良田。”

    “朕没有农庄,确实没法封赏功臣。”

    “甚至,朕赐的爵位,都没赐下土地,因为朕手里没有,倘若赐下土地,就是强占百姓的土地,把好好的百姓逼成佃户,朕不愿意这样做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呢,朕打算在漠北划分牧场,分封给功臣。”

    “一来,有利于京师控制漠北,不让其自立。”

    “二来,朕确实没有土地可分了。”

    百官狂翻白眼,您绝对是最抠儿的皇帝,没有之一。

    “但是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话锋一转:“未来,朕会将皇家商行的股份,分给有爵位的功臣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还别小瞧皇家商行,有朕撑腰,你们想想,这商行前景如何?”

    “再过一段日子,天下商贾也要入京了。”

    “京中商业繁荣起来,指日可待。”

    “罢了,朕不多说,你们自己品鉴吧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说话半截。

    勋臣们都百爪挠心,皇帝真能给他们好处?

    又觉得不太现实,皇帝多抠儿啊,好处肯给,但得用功劳换。

    “陛下打算从哪里采购桑苗?”朱英身材魁梧,声音很有磁性。

    “朱侍郎有什么意见?”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微臣担心,从外地引进的桑苗,未必适合京畿水土。”朱英如实道。

    “朕还真没想到此节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道:“正好,此事便由你们农业局负责,用多少钱,向内帑报账,内帑出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领旨。”

    朱英又道:“陛下,微臣以为只种桑树未免有些单调,也可在京师道路上,栽种一些杨树、槐树、柳树等等,不许百姓砍伐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提议好,不止在京中街道上种。”

    “去城外也种上,京中此类树木繁多,栽种方便,用不了多少钱,经济实惠。”

    “这次不加夫役给百姓,中枢出钱,栽种一棵树,便给一个铜板。”

    “算朕这个皇帝,给京畿百姓一点好处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好不容易出血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朱英跪拜。

    “朱英,农业局缺人,去举人里面挑,农业局主要和农业打交道,用不上进士那般高深的学问,用举人绰绰有余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道:“国朝养士百年,举人层出不穷,不上不下的。”

    “也省着他们在家里闲得蛋疼,满嘴胡说,给家里惹是生非。”

    “就去农业局,为朝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