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铭跪在地上:“微臣愿意请陛下,再练强军,防备西夷!”

    “朕正有此心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让他起来:“但是,朕造船,就有人烧船厂,朕要伏击海盗,两广就叛乱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面有什么事,你比朕更明白。”

    “总不能把造船厂迁到京师,放在朕眼皮子底下盯着吧?”

    “就算能造,入海之前也会被烧。”

    “治标不治本,没有用。”

    仪铭浑身一颤。

    这事儿,皇帝还没过去呢。

    广西已经有四个本地大户,自杀了。

    皇帝还不满意,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遭殃。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仪铭再次跪下:“请陛下效仿太宗皇帝,强征沿江沿海船工,分成四厢。”

    “一厢工匠分工制造船木梭橹;二厢工匠制造船木铁缆;三厢工匠是修补旧船;四厢工匠制造棕篷等物。”

    “重启南京龙江造船厂和太仓浏河等造船厂。”

    “打造海船!”

    朱祁钰眯着眼看向仪铭:“可有些人,不希望朕出海啊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再不出海,大明就要亡国了!”仪铭悲呼。

    仪铭在朱祁钰监国时期,就曾弹劾王振,史书上形容“叫号莫辨人声”。

    这个人,认死理儿,死心眼,一旦认准的事情,他咬死不放手。

    作为天朝上国的兵部左侍郎,他有着难以言说的优越感。

    他认为放眼四海,大明仍是天下第一。

    可是,这场梦被瓦剌击碎了,漠北强大,鞑靼、兀良哈欺负大明,他也认了。

    可偏偏在遥远的西方,一个弹丸小国,那佛郎机俘虏说佛郎机面积都没有大明京师大,但军事实力强悍到让他恐惧。

    仪铭的天朝上国梦彻底破碎了。

    所以,他希望国家强盛起来,恢复永乐盛世,再创大明辉煌。

    “可有些人,不同意朕出海啊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扫视靶场,又回身看了眼扈从,目露思索。

    “请陛下诛杀此等不良用心之人!”仪铭旗帜鲜明的站在皇帝这边,就如当年易储风波,他倒向皇帝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“仪卿你真是这样想的?”朱祁钰面露喜色。

    “以前大明强,无须担心宵小之徒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方知,我大明坐井观天!”

    “海外尚有强国,这些强国虽然距离我大明遥远,但绝不可不防。”

    “那佛郎机就算今天不打过来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后呢?我们的子孙总要面对来自佛郎机的威胁!”

    “与其那样,不如我大明先灭了佛郎机!”

    “永绝后患!”

    仪铭高声道:“为子孙后代,开创万载盛世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“我大明尚有板荡忠臣!”

    朱祁钰哈哈大笑:“朕以前不想出海,因为漠北未平,天下未定。”

    “但现在不一样了。”

    “于谦一战打崩了鞑靼,漠北已经成为大明的跑马地。”

    “重建漠北,需要海量的钱粮,所以朕需要吸海外的血,建设漠北,维系大明统治!”

    “那么朕的目光,自然要转向海外。”

    “永乐朝,郑和下西洋,煊赫大明国威,何其伟大!”

    “朕也想下西洋!”

    “但朕不止是煊赫国威!”

    “朕还要攻伐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