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叫大学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年代没有大学这个词汇,大学是西方的舶来词。

    太学却是华夏土生土长的词汇,太学始置于汉武帝元朔五年。

    “太学下,设置中学和蒙学。”

    “儿童经过开蒙之后,可进入蒙学学习,蒙学也可称为小学;”

    “蒙学毕业后,可以参加童式;”

    “考中秀才后,可入中学学习;”

    “中学毕业后,再参加乡试;”

    “考中举人后,可入太学学习,再参加会试;”

    “以后金科进士,可入翰林院和太学养望,教导生员。”

    “太学,朕要全国各地都办!”

    教育,是民族的根本。

    朱祁钰不担心文人反动,也不担心百姓学了知识就会造反,反而有了知识才会明理,才会监督国家,促使国家变得更好。

    国家强盛,和教育密不可分。

    “今年先办四所,在北直隶办两所,再在南直隶办一所,在江西办一所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一直想成立河北和北直隶两个地方,奈何朝臣反对。

    江西因为进士太多,教资力量也是最强的,自然该最先兴办。

    德教天下的盛事,朝臣自然是十分雀跃的。

    “陛下,太学和国子监是否冲突?”教育司司正毛宗鲁躬身问。

    毛宗鲁是宣德五年进士。

    其人在地方担任教谕,颇有政绩。

    右司正和毛宗鲁同年进士,也是宣德五年进士,冯显宗。

    都是以教谕之政绩被记录在案。

    而且,其人都老持稳重,能担大任。

    “并不冲突,国子监和太学一样,都是学习的地方,兴办多少都是不冲突的。”

    冯显宗行礼问:“陛下,那在家温习的学子,可否参与科举?”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,太学只是朝堂为百姓开创的一个学习的地方而已,未来还要开到乡间去,让乡间孩童,也能上蒙学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认真道:“今年只建四所,主要是教谕稀缺,总不能让经义大家全都来太学,担任教谕吧?”

    “这些儒学宗师说的,那些生员也听不懂。”

    “朕也下令让他们在家乡兴建学宫,多多收徒,让各派学生成为显学望学。”

    “朕希望,十年之后,全国各省都有一所太学,学宫遍布乡间;”

    “二十年后,全国有一百家太学,并拆分太学、中学和蒙学,蒙学开到所有乡间去,中学开在府上去;”

    “五十年后,每个府都有太学!”

    “治学,是朕之所向,但也需要诸位和朕一起,勠力同心才是呀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说得兴奋。

    朝臣恭拜。

    足足三个时辰的大朝会,谈论冗长的内容。

    朱祁钰浑身疲累,但还没议完:“朕还有意拆分南北直隶,就拿北直隶举例,朕预想保留顺天府,单独立为北直隶,其余之地,改为河北省,单独建省。”

    太监搬出地图来,皇帝让百官看。

    果然,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对。

    原因很多,顺天府无险可守,万一有外敌入侵,可随时征召大军,抵御外敌。

    一旦成立河北,河北所托非人的话,京师的城防怎么办?

    “如今天下承平,京师哪来的战事啊。”朱祁钰轻笑,笑朝臣胆子太小,怎么可能有贼人打进京师呢?

    “陛下,南直隶急报!”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