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董赐陪笑,沥青路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,现在是亏本,以后准赚钱。

    “那是宫中独资的,不许任何人插手。”朱祁钰打算全部由宫中出资,以后收益,也都进入内帑。

    “皇爷,皇家商行也是您的呀,以后也是宫中的进项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却摇摇头:“现在是各行业还未形成雏形,以后各行各业形成雏形后,朕就打算把皇家商行解散,拍卖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那皇爷岂不太亏了?”董赐急了。

    “宫中仗着道路和专利就够了,太多钱反而没用。”朱祁钰认为道路必须掌握在手,这是皇权深入地方的基石。

    而专利,现在看不出来能赚多少钱,以后就是个大金蛋。

    更深层次的是,宫中掌握专利,就能控制天下商人的根本,让商人乖乖为宫中服务。

    若皇帝有太多钱,反而代代昏君,大明没钱皇帝也照样传,有钱了难道还能丢了江山不成?

    “皇家商行的钱,要投资少见效快,回报周期短的行业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本想让他们去投资发明,但转瞬又觉得不行:“因为国朝四处都需要用钱啊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急需用钱。”

    “皇家商行,也得让监察司查账。”

    “董赐,若里面有人把朕的钱搬回家去,你该知道怎么做吧!”

    董赐起誓发愿说没人敢动皇帝的钱。

    又听他禀报各行各业的稳步发展,朱祁钰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这董赐,看不上砖窑这等没技术含量的工作,反而愿意投资水泥厂,铁筋厂等建造型行业。

    这就是眼光。

    比只知道盖房子玩泡沫的强一万倍。

    “水泥还不够坚固,要继续研发。”朱祁钰也看过陈泰不断改进的水泥,质量还是差,造价特别高。

    修水利的时候,才舍得用。

    汇报了一个多时辰。

    朱祁钰很满意皇家商行交出的这份成绩单。

    “董赐啊,这么大的皇家商行被伱打理得井井有条,你是真的有能力。”

    “再在皇家商行里干几年,就去司礼监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开始画饼:“张永不成器,你精通文墨,又在皇家商行中立下大功,去司礼监掌印,完全够格了。”

    董赐身体微微发抖,司礼监的掌印太监,那可是太监中的天花板了。

    他才多大岁数呀,又不是陛下的贴身太监出身,能做到这一步,难之又难。

    “奴婢愿为皇爷肝脑涂地。”董赐哽咽。

    贺知恩在一旁充满嫉妒。

    “贺知恩,你好好跟董赐学着,他离开皇家商行,就由你挑起来这个担子。”

    贺知恩赶紧谢恩。

    “宝船建好了八艘,朕打算派个人出海,打通商贸,你们皇家商行挑些人出来,再挑出东西来,跟着船队去,给朕赚钱去。”

    贺知恩小声问:“皇爷,是去西班牙吗?”

    “咱们没有去西班牙的海图,只是去印度。”

    “陈嘉猷上疏说,印度有几十个小国。”

    “正好,咱们派人一一出使,主要是买粮食,买他们的书籍。”

    一听这话,董赐顿时没兴趣了。

    大明和印度贸易也有两年了,对印度也有了见解,那地方粮食确实多,但经济很差的,没什么是大明需要的,赚他们的也是小钱。

    朱祁钰都看出他沮丧之色,气得踹他一脚:“等朕把东南夷摆平,就让人去欧罗巴贸易,到时候你再多带商品去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,还是皇爷有办法。”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