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在高原之上,呜呼哀哉。”

    “真是天不佑大明啊,前有廖庄后有白昂,又有马瑾、马昂这些惊才绝艳之辈,死得太早了。”

    “五十八,陈泰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筑城一绝,后为工部尚书,大明很多工程,都出于他的手。”

    “魏王继藩的时候,特意点他的将,要请他的筑城。”

    “陈泰却再也没有回国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叹息一声:“陈泰病死魏国,卒于任上。”

    “第五十九,秦纮。”

    “秦纮的排名,不应该这么低,但他的潜力,并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,他时间还长,在你手上,会大放异彩的,未来很有机会进入前三十名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对秦纮寄予厚望:“第六十,章懋。”

    “章懋和秦纮一样,他的前景在未来。”

    “第六十一,张固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你是否觉得陌生?”

    “景泰朝早期战争,朕最放心的就是用他统兵,他是文官出身,不善打仗,却善于带兵出塞。”

    “伱是马上皇帝,该知道带兵行军多难。”

    “张固是景泰朝最会带兵的文官,他还不会打仗,但他带兵行军,军心就不会乱,万里行军都不怕。”

    “他还擅长练兵,朕巡幸南京时,特意带着他,让他镇守浙江,为朕练兵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声名不显,因为过于低调。”

    “第六十二,陈嘉猷。”

    “朕始终认为,陈嘉猷的功劳,高于边永。”

    “他带回来的书籍,对大明而言实在太重要了,尤其是医书,可以说陈嘉猷开启了现代医学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陈嘉猷一生都在出使的路上,最终死在了路上,求仁得仁。”

    “他是所有外交官的楷模,可以说他开辟了大明外交官的先河,是开山祖师爷似的人物。”

    “六十三,边永。”

    “他也是使臣出身,安南之战中,他窃取了重要情报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足迹遍布整个百越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回朝之后,他一直在管鸿胪寺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皇子的老师。”

    “他教导子孙的能力,真的很高明,他的族人很多进士,个个才华横溢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笑道:“第六十四,闵珪。”

    “闵珪是个全能之臣,老四,你用好他,他就是你的胡濙,能最后给你兜底的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闵珪能往上排一排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他的功劳在藩国居多,美洲很多藩国的中枢,都是闵珪帮着建立的,且打土著闵珪也居功至伟。”

    “景泰朝的能臣实在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只能靠后了,但并不意味着他能力差,能被朕点到名字的,都是万世名臣!”

    朱祁钰道:“六十五,费宏。”

    “朕先提拔的费宏的爹,年幼的费宏便和皇子读书,你很清楚费宏吧?”

    “用好他,他的前途不可限量。”

    “六十六,王宪。”

    “王宪年纪轻轻,就能跃居如此高位,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。”

    “六十七,王琼。”

    “这二王你要用好喽,合璧就是韩雍,分开用就是李秉和项忠。”

    “六十八,左鼎。”

    “练纲和左鼎,一对搭档啊。”

    “练纲倒霉,死在广西,也是朕和他怄气,他嘴巴太臭了,朕就打发他去广西,结果他真的死了,是朕错了。”

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