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>
    直接告诉百姓,官员和你,没有任何区别,不要奉行官员高高在上的理念,这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其三,收回官员的特权,要求官员和百姓一样在街头行走、吃饭,正常和百姓接触,且不享受任何特权。

    其四,官员做出表率,打破所谓的社会职业歧视,全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,拥有自由的选择婚姻、职业的权力。

    等等几十条。

    核心思想就是,清洁工并不比布政使高贵,一个学术专家放弃学术,去摆地摊,绝对不会遭到社会歧视。

    因为职业的选择,是发自本心的,而不是根据形形色色的眼光,来决定的职业选择,这是错误的择业观。

    正德皇帝被踩进泥里,和这些所谓的禁令有直接关系。

    所以,想释放孩子的天性,需要底层教育逻辑,和不歧视的社会环境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如果孩子们的思想总被三姑六婆所阻碍,那么这个孩子,学习知识的目的,就是为了赚钱,就是为了攀比,从来没问一问自己的心里,究竟要什么。

    他可能不知道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孩子,只会加速社会的无效内卷,批量制造出来的工人罢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孩子,永远不可能成为科学家。

    也许一百万个孩子才可能诞生一个科学家,可谁也不知道谁才是科学家,如果抹杀一个,就可能抹杀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。

    而教育的思路,也是在大明用了五十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发现的,所以大明及时调整车头,改变了教育思路。

    这些年,大明诞生了很多科学家。

    但成功的科学家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其实,还有一个必要因素,就是朝廷会对科学家的研究项目进行政策扶持。

    千万别以为科学家就都是好人了,他们照样会骗取投资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都是互相欺骗。

    朝廷发放补贴的目的,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科研。

    科研不是请客吃饭,而是需要灵光一现的灵感,然后将灵感付出实践。

    这就是科研诞生的底层逻辑。

    得先让人有灵感。

    再让人有条件付诸实践。

    大明朝廷每年都会投资财政收入的12%,进入科研领域,支持科研。

    恰恰,科研领域也卷得可怕。

    骗子最多。

    很多人是背后资本包装出来的科学家,就是为了骗取投资。

    因为朝廷投资,各界投资人肯定要进来投资的,这就造成了科研热,这个热,持续了五十年。

    可想而知,里面有多少热钱。

    肯定会促生很多骗子。

    到了万历朝,朝廷发放补贴已经非常谨慎了,肯定会有好项目被遗漏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
    隆庆朝,朝廷亏损了巨多科研资金。

    大明的科研资金,就是这个补贴,不是给你就完事了,而是一种投资,朝廷投资科研所了,你们赚钱了,是要给朝廷分红的,等于说朝廷是一家投资公司,和伱签署的是投资合同。

    民间资本的条件更加严苛,都是投资,不是白给。

    所以骗子多。

    万历朝缩紧的主要原因,也是财政收入太低了,迫于无奈,而张居正查账的时候,发现很多人骗钱,再查账,差点把张居正气死。

    张居正发现,这里面不止是骗钱,而是合伙窃取科研机密,然后倒卖出去,再回过头来再骗,反复薅大明羊毛。

    这样的事,非常多。

    再加上当时战争吃紧,朝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