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李胥的娘安氏见到樱宝很是高兴,连忙端了一盘果子出来。

    樱宝谢过,问道:“安大娘在此还习惯吧。”

    “习惯。”安氏笑眯眯道:“咱们娘儿俩在这里很是安逸,上个月姜村正还给我们盖了个菌棚,让我学着种植菌耳呢。”

    樱宝欣慰,又与她谈起楚嫚。

    安氏叹口气:“那个楚嫚有些不着调,经常来此打搅我儿,唉,我也不好明说,可她越来越不可理喻,竟还让我儿教她念书写字。”

    “我儿推拒数次,她好像听不懂人话,一次次来送香囊送扇子,有一次竟然还送来一张绣着并蒂莲的帕子。”

    安氏无奈道:“族长与她公婆都警告过她,可过不了多久她又故伎重演,还说她丈夫是胥儿好友,她替丈夫关照一下咱们家。唉…”

    自己与儿子客居在此,实在不易与人起争执,更不能落人口舌,可这女人就像狗皮膏药般,整日黏着不放,真真气死个人。

    樱宝越听越觉得楚嫚那女人脑子不正常,实在让人头疼。

    要说她愚蠢吧,又不像,因为她知道趋利避害,还懂得用自家的钱财拿捏陈老栓一家,再用她丈夫的身份去挟制他人。

    估计这楚嫚是故意用这种方式膈应陈家吧,以表达她对陈冯氏一家的不满。

    可她自己作死不要紧,带累无辜的人就不行。

    樱宝沉思片刻,去学堂周围转了转,这才告辞离去。

    回来后她就告诉老爹,让他请人在学堂院子外建个木栅栏,再建一间门卫室。

    之后安排一个村民坐在那里看管门户,杜绝闲杂人等进入,免得打搅到学生上课。

    姜三郎很是赞同闺女的建议,立刻安排人去做。

    没两天,学堂院子外头就被一圈高大结实的木栅栏围起来,木栅栏边缘还让学生们种上花草与葫芦藤,既美观又安全。

    之后,姜三郎又将练武场也挪了位置,建在学堂旁边,还准备建三间瓦屋作为课堂,取名武修堂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事儿还得跟族长与村老们商议一下,建武修堂的钱还得大家一起出。

    按照樱宝的设想,东陈村的学堂早该扩大规模,以后不仅有文学堂,还要有武学堂。

    学生们上完文课还可以去隔壁上一上武课,活动活动筋骨,强健一下体魄。

    课余时间,不爱习武的学生也可以去后院种点儿蔬菜,再给后院的果树浇浇水,捉捉虫,认一认草药。

    艾常女医学馆的牌匾还在,樱宝打算等农忙结束,就请人再建一个女医馆,专门招收村里的女娃娃学习医术。

    不求她们全部成为女医,但懂一些医理还是必须的。

    自古女人孕产最是凶险,特别是产妇,很多都死于难产或产后疾病。

    还有新生婴孩,因护理不当早夭的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所以,这艾常女医学馆必须开下去。

    樱宝现在不缺钱,盖几间学堂只算毛毛雨。

    但为了让人们重视女学,她必须让人捐款,再刻写一个捐助者名字的石碑放在村口,以彰显其善举。

    樱宝将自己的打算告诉给老爹,结果姜三郎也很赞同。

    如今自家与村里人都不缺钱了,但缺声望啊。

    有了声望,连去人家吃席都被让到上首,这可是倍儿有面子的事。

    特别是今年来投奔东陈村的人格外多,这使得村里村外都非常热闹。

    有些人暂时没找到活计,就在村外路旁摆起小摊,售卖自己制作的筐子篮子草鞋蓑衣斗笠等物。

    还有不少周边村落的人也跑来凑热闹,将自家的咸菜鸡蛋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