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又不是没给对方看过记忆,有了一回二回,再有个三回也没什么。

    陶虞清大方到向她开放记忆的做法,让妉华略有些讶异,但另一方面,又很符合妉华对植物类妖仙的印象。

    等看完了陶虞清的记忆,妉华同意陶虞清自己说的,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。

    陶虞清的原生世界是个普通的小世界,她也只是一棵普通的槐树。

    只是她生长的位置有点特殊。

    她长在了大河流交汇处的一个河滩附近。

    人在那里建了村庄,河滩成了码头,人来人往。

    后来那里成了城镇,更热闹了。

    前几百年她没有生出灵智,做为一棵普通的槐树生长着。

    不缺水,土地肥沃,她长的枝繁叶茂。

    因她生长在码头附近,且码头附近只有它这一株大树,久而久之,她成了一个地标,南来北往的人提到槐树码头,都知道是哪个码头。

    提到码头上的槐树,都知道指的哪棵槐树。

    许多人约定见面的地方,相互说一声河边大槐树下,就都知道去哪了。

   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人开始往槐树上绑上红绳,以来为出远门的家人朋友祈福。

    后来又有人在树下摆上了香案,上船前点了一柱香,以祈祷一路平安。

    这是把槐树当成了一个信仰所在,信仰之力源源不断地归入到槐树身上。

    渐渐地,槐树生出了灵智。

    她有个朴素的想法,人给了她信仰之力,那她给人一些回报好了。

    有人在她枝叶范围内落水,她会伸出树枝到水面上,落水人因此获救。

    她用带有生机的汁液治好了她祈求健康的病人。

    她只是棵初生灵智的树,以信仰之力化成的法力微微,能做到的回报很少。

    不过她发现,她回报人这些后,人对她更有信仰了,越来越多的人往她树身上了挂红布,过来对她点香敬拜。

    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,她回报人的越多,人对她的信仰越多,她得到由信仰之力转化成的法力越多。

    她的灵智越来越高,她跟人学会了许多东西,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,叫陶虞清。

    她知道了像她只能算做一个妖,而妖以上有仙,她成了仙就能让本体化形,想去哪去哪,不用总呆在一个地方了。

    但她不懂得修炼,又没有别的妖可问。

    她想着,既然人的信仰让她开了灵智,那人的信仰也能让她成仙。

    她开始有意地经营起信仰之力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