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能不能行得通,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,试点先行是一个不错的思路。

    试点失败了,承受的损失有限。

    试点成功了,从点再扩展到面。

    不同时代,不同背景,不同条件,顾正臣这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了。毕竟大明的肉食消费市场有限,能不能容纳一个几百头猪、上千头猪乃至上万头猪的产业,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虽说句容靠着金陵,但金陵本地是有养殖户的,说句不好听的话,老朱就是养猪大户,因为皇宫里需要肉,大明又没冰箱,也没有大型冰库,想要皇室的人吃上新鲜的肉,那就只能养。

    别管是从外面采购过来的,还是太常寺自己养的,总之,猪不能少,不说吃多少猪肉吧,就是祭祀,没猪肉怎么行?再说了,大明的祭祀又多,有些大臣都不用上街买肉,祭祀完了,皇帝将祭祀的猪肉一分,领个十几二十斤肉的官员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比如刘基,这家伙没参加祭祀,还领了祭祀的猪肉,结果被老朱一顿训斥。

    如何抢占金陵猪肉市场,这是之后的事,顾正臣现在要考虑的,是让南周的百姓接受并参与到养殖之中,将南周打造为一个试点村,以三餐饱食的富足,来树立标杆!

    说服百姓的事交给了南周的里长、老人,至于他们能不能说服所有人,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们先沟通,反馈百姓的问题与难处。

    句容卫营。

    一座木质高塔依鸣鹤山搭建起来,说是高塔并不恰当,更像是一个长长的四方体。

    冶炼司谢阿佛收到匠人的消息,走至华孝顺身旁禀告:“已熔成铅水,是否开始制造?”

    华孝顺直起腰,肃然道:“开始吧。”

    “开始!”

    谢阿佛扯着嗓子喊。

    几个匠人忙碌起来,拿着铁钩子或推或拉,将锅炉微微前倾,熔炼的铅水从槽口中开始流淌而出,顺着铺好的槽道缓缓流淌而下,液体进入高塔顶端时,进入一处窝口,液体开始堆积,在堆满窝口之后,开始向周围的枝道涌去,这些枝道如同木枝一般,斜向一旁。

    当液体进入枝道的底部之后,随着弯道缓缓转动,最终进入到一个较之大豆稍小的孔洞之中。因为流速的缓慢,液体到此处时,正好可以形成珠坠。

    凝聚成珠的液体开始滴落,在半空之中,在重力之下,形成了一个圆形。

    噗通。

    铅液体坠在最下面的水塘之中,顿时冒起一缕白烟,然后沉落在水塘底部平滑的石头之上。

    沈名二看着如雨滴滴落的铅珠,抬起头,目光顺着高塔看山去,只感觉很是壮观。

    为了这一座塔,匠人们可没少费力气。有些匠人提出悬空滴落无需塔楼,可冶炼司、制造司一致认为,日后制造铅弹恐怕需要每日进行,以积累大量的铅弹。

    没有塔楼,自然就无法适应阴雨雪大风等天气,冬日还需要考虑增温以保证液体流动,都离不开塔楼,这才动用匠人制造这塔楼。

    徐阿柱站在水塘旁,小心地伸出手试探了下温度,见温度并非很高,便对准备添加冷水的匠人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待半个时辰后,高塔之上不再滴落铅珠,华孝顺命人敲响了山顶的钟。

    钟声传落。

    沈名二挥了挥手,徐阿柱便带匠人拿起抄网围在水塘边,甚至还有匠人直接进入水塘之中,将沉落在水塘底部的铅珠打捞出来。

    徐阿柱连忙将一抄网的铅珠递给沈名二。

    沈名二伸出手,抓起一把珠子,看着浑圆的铅珠,脸上浮现出笑意:“成了!”

    “成了!”

    徐阿柱激动不已。

   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