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石板桥。

    朱元璋一袭儒袍,胡惟庸与宋濂在一旁跟着。

    看着大明钱庄总部外排起了长队,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,笑道:“看这情景,大明宝钞并没有遇冷。”

    胡惟庸眯着眼看着,出现这一幕确实出乎自己的预料。

    元廷的宝钞才没了几年,许多人家将那宝钞当废纸烧了,根本没半点用处。原以为商人、百姓会对大明宝钞持观望态度,毕竟朝廷并没有强行推动大明宝钞流通。

    可现在看,大明宝钞不仅赢得了商人的青睐,甚至连一些百姓也闻风而动,凑了热闹。

    “陛下,方才顾县男为何索取第一份宝钞,还让人用印?”

    胡惟庸不明白。

    朱元璋摇了摇头:“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人支持宝钞,说明朝廷近一年的筹备并没有白费。宝钞提举司这次立了大功。”

    宋濂看到什么,连忙对朱元璋说:“陛下,那不是泉州县男夫人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抬眼看去,果然在排队的人群中发现了张希婉,看其一旁还有五口箱子,张培、姚镇都在,不由笑道:“这小子该不会把所有俸禄都折成大明宝钞了吧?”

    胡惟庸不得不敬佩顾正臣,在文武百官对大明宝钞并不看好的情况下,甚至不愿意接受宝钞代俸的情况下,顾正臣竟让家人送来钱财,准备都兑换成大明宝钞。

    这一对比,倒显得其他官员毫无格局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了一眼张焕:“去,将顾正臣喊来。”

    张焕离开,没过多久便将在钱庄里面的顾正臣喊了出来。

    张希婉看到了顾正臣,刚想打个招呼,却看到顾正臣脚步匆匆而去,顺着顾正臣离开的方向看去,不由得紧张起来。

    顾正臣没有行大礼,只是作揖。

    老朱微服而行,自然不希望搞出动静。

    朱元璋将双手放在腰带上撑了撑:“你夫人也在,这是打算换大明宝钞?”

    顾正臣回头看了看,发现了张希婉、张培等人,收回目光,对朱元璋道:“大明宝钞如此精良,又有户部、皇室担保,可自由兑出银钱,作为陛下的臣子,臣实在想不出不支持大明宝钞的理由。臣不敢提朝廷改粮俸为钞俸,毕竟刑部监房的饭不好吃,所以只能尽一家之力,为国事出一份力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诉苦中还不忘表明忠心的顾正臣,哈哈大笑道:“你在地牢可没吃几口刑部的饭菜,以为咱不知?呵,满朝文武全都是忠臣良臣,可到了关键时候,不见几个人愿为国事出力啊。”

    胡惟庸听着朱元璋的诛心之言,连忙拱手:“顾县男觉悟甚高,身为中书丞相,自不能落人后。陛下,臣的家奴也已在了队伍之中。国事当前臣若不为,岂不是愧对陛下厚爱,日后又如何总理中书?”

    顾正臣看向胡惟庸,这家伙还真是个老狐狸,三言两语,竟将自己的风头抢了去,还强化了在老朱心中的印象。

    姜还是老的辣,此人看似没什么动作,可动作都在暗处了。

    老朱器重他不是没道理。

    朱元璋很是满意,对胡惟庸夸赞了几句。

    顾正臣想了想,笑道:“陛下在此处站着容易为人认出,何不去大明钱庄对面的茶楼坐一坐,顺便看看还有哪些官员会前来兑换宝钞。”

    “正好,咱也渴了,走吧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让顾正臣前面带路。

    顾正臣故意选了一条巷道穿了过去,然后到了茶楼,上了二楼。

    陈宁、费聚正在一起嘀咕着,指着大明钱庄门口排起的队伍哼哧哼哧的不满。

    两人是想看宝钞遇冷,宝钞提举司出丑、户部出丑、皇帝出丑,可没成想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