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御书房一屋子人,打眼一看就看到了好几张熟面孔,明显是正式议事的样子。

    盛明麟进惯了御书房,但还真没参与过这种正经议事,心里有些吃惊,但他脸上稳得住,含笑施了礼。

    可他没想到的是,大臣们对他的态度,好到出奇,一个个笑容可掬,大牙豁子都笑出来了。

    一聊起来,他就懂了。

    大家是在商量昨天他的提议。

    如今御书房这些人,不说是全天下人精子中的人精子,也差不多了,所以大家一听到这个议题,立刻就会想到之前明熙帝封太子时的承诺,一年的风调雨顺!

    如今更牛了,凡我大盛子民,虔诚祝祷,便会有福泽庇佑,康健长寿。

    没说的20%那么精确,但已足够让臣子们惊喜和敬畏。

    然后大家商量着,把祭天的时间,放到了年三十的晚上。

    年三十晚上戌初(19点)左右,这个时间点,基本上就算再贫苦的农家,也都饭菜上桌,一家人吃着饭了,因为要熬年,所以肯定都没睡,也不至于多困,闭眼祈祷一会儿都有空,正是最适合的时候。

    但,告示如何下发,祭天谁去祭,大家正在商量。

    如今最多人赞同的,是皇上、太子和珠珠带着大家一起去,告示也这么下发。

    这就是谁也不得罪了。

    盛明麟安静地听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其实,叫他看,这个议题根本不用商量。

    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影响深远的祭天,其政治意义,甚至远远超过了封禅。

    明熙帝还年富力强,又没有退位的打算,他傻了才会把这个风头让给太子,不在于他爱不爱儿子,关键动摇统治啊,天无二日,民无二主有木有?

    但这话他自己不能说,大臣们也不好说,包括端王爷也不好说。

    太子自己倒是可以婉拒,但他也不能点破,祭祀神明这种事他又不能坚拒。

    还有珠珠。

    珠珠才多大点儿,祭天的仪式那么繁琐,时间那么长,出一点错又不吉利,让珠珠去就是受罪。

    祥瑞什么的,放在心里就可以了,真不用天天放在嘴上或者顶在脑袋上。

    所以最好,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皇上带着太子和百官祭祀,也就是说,告示上只有皇上,不提太子和珠珠。

    这点事儿,这些人想不明白吗?

    怎么可能!

    这些老狐狸一个个门儿清,可是有些话,他们不好说。

    这种万年不遇的大风光,青史浓墨重彩的一笔,你张口就否了太子?

    这还不得把人得罪死了?

    或者不让珠珠去?

    虽然话没明说,但大家都知道这事儿跟珠珠有关,说不让珠珠去,那以后还想不想好了?

    盛明麟心说怪不得莫名其妙叫我来,估计明熙帝这是心头火热,懒得等大家慢慢商量了,所以叫他来“年少气盛”、“直言不讳”一把,早早地把事儿定下来。

    这个话他还真敢说。

    他了解太子。

    太子是一个公心很重的人,他权欲心不重,公心重,所以为天下好的事情,他就会乐意配合。

    而且,别人不知道他们能不知道吗?这种事情以后又不会没有,太子急什么!

    于是盛明麟瞅了个空儿,就开口道:“诸位大人,明麟可否说一句?”

    旁人连忙道:“世子爷尽管说。”

    盛明麟就道:“诸位大人皆言之有理,但明麟忽然想到一点小处。百姓其实记不住太复杂的东西……所以,若想传得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