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的腿,估计也不会眨眼的。所以根本不想那个!

    而贾琏是单纯的不敢!问都不问,就把他扔军营这么多年,他得多有病,为了孩子不上学和祖母闹腾?

    当然了,老太太也知道管孩子贵在坚持,嘱咐王熙凤和平儿,加大对贾琏的吹捧力度,反正好话又不用钱。

    王熙凤和平儿真的笑得不行,平儿虽说只有贾葳一个女儿,但也知道,贾若和贾苦好,她的贾葳将来才能好。再说了,让爷和奶奶多读书,他们的性子他们自己不觉得,但明显讲道理多了。而且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脑子清楚多了。

    比如之前在府里,奶奶帮着王夫人管家时,常说什么丫环戴钥匙,当家不管事,真的动个针头线脑的,还要问清王夫人的意思。那会子,她就时常劝着王熙凤睁一眼,闭一眼,何苦自己得罪人。

    其实那时,她也是对贾琏能继承荣府持悲观的态度,正是因为这样,她才会让王熙凤分清主次,先生哥儿,拢住贾琏。这破家,谁爱管谁管,他们自顾好自己再说。不过王熙凤好强,不听她的。真的里外不是人!

    但是现在,大房已经掌握了全府,贾琏也出息了,那么就得想想他们的继承之路了。老太太就正式的把管家的事交到了王熙凤的手上,但她们也明白,贾琏才是重点。夫荣才能妻贵。贾琏上进了,她们才有好日子过。才能在这府里站住脚,自是用心吹棒,哄着贾琏好好学习,也带着孩子们好好学习。

    王熙凤现在小家里,倒没什么烦心的事儿,但府里就不同了。之前二太太被关,她也就跟着老太太学了几日,就被送到西北去了。中间回来一年多时间,不过也算是代管,毕竟贾琏没正式回京,王熙凤也是分得清主次问题的。许是学了东西,也就明白了平儿当年的苦心,也就混着过。一切按着老太太的规矩来。

    但这回他们是正式回来了,她是正式的当家大奶奶,一切自是不同了。于是好些事,处境不同,心境也不同。这不仅是指的她,还有那些管事,下人们,大家都在找对方相应的底线。弄得王熙凤不胜其烦。纵是每日她说了,在书房读书时,不要来打扰,但该打扰的,一次也不曾少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