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王队,获得第二名,赏绢一千匹。

    程家把五百匹分给了李邺,当然,现在还没有拿到,要过两天宫里才会拨付出来,连同李邺的一万两赏银一起。

    几个子孙满脸羞愧,低头不语,只有老四李岷盯着李邺背影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怨毒之色。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天擦黑时,李邺回到了家,裴三娘和木大娘大喜,她们都没想到李邺会提前回来,木大娘连忙端来饭菜。

    李邺也着实饿坏了,一边大口吃饭,一边简单讲述春狩的情况。

    他也说到了阿布思叛乱一事,只是简单提到自己救下了广平王,没有提及李适之事,害怕两人担心。

    可就算这样,裴三娘和木大娘还是纠心不已,她们在边疆生活多年,都知道战争可不是儿戏,稍不留神就会丢了小命。

    “娘,我现在可是正八品宣节校尉,还封了子爵,天子御口亲封,说不定你还能得到诰命。”

    “去!我才不稀罕什么诰命,你把那一万两银子交给我才是正经。”

    儿子被赏赐一万两银子,让裴三娘喜出望外,在她看来,银子可比诰命头衔实在得多。

    “要过两天吧!到时候会有人送来。”

    李邺又把青龙剑摆在桌上,“娘看看这口剑如何?”

    裴三娘接过宝剑,从外表看是很普通的鲨鱼皮剑鞘,很低调不彰显,但当她拔出剑,顿时一股寒气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“好剑!”裴三娘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她慢慢拔出剑,愣住了,这不是剑,而是一把横刀。

    “邺儿,这不是剑,是一把横刀!”

    李邺接过横刀,重二十斤左右,是一把重刀,用乌兹钢打造,非常厚实,一边开刃,另一边是厚背,确实是刀。

    难道太子搞错了?

    底部刻着‘青龙’两个小篆,剑柄还有铸造者之名,九鸦,原来是名匠张九鸦铸造的青龙横刀。

    李邺大概也猜到,唐朝的横刀具有剑的功能,可劈可刺,所以把它称为剑也不是不可以。

    李邺取了八枚铜钱叠放在桌上,一刀劈下,他力道控制得极为精妙,八枚铜钱被一劈为二,但桌子却不伤分毫。

    真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好刀。

    李邺顿时爱不释手,这是一把重刀,他单手使用正合适。

    “这锦袋里是什么?”

    裴三娘又从他的皮袋中找出一只锦袋。

    “是一张太平坊的地契,一座占地三亩的小宅。”

    裴三娘有点震惊了,太平坊的三亩地契,那是寸土寸金的地方,亩价上万,三亩宅岂不是要三万贯了。

    她开始沉不住气了,紧张问道:“邺儿,这是谁给你的地契,宅子是送给你的吗?”

    “这是一个去世前辈送我的,是他的隐秘之物,明天我先去看看,我不知道这是官宅,还是送给我的宅子,我明天去打听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要娘陪你一起去吗?”

    李邺摇摇头,“这涉及前辈的隐私,有些东西我可能要烧掉,娘就不要去了。”

    儿子去一趟春狩,裴三娘就觉得他似乎变一个人似的,封官赐爵不说,还涉及到了一些隐秘之事,连自己也不能说。

    无奈,裴三娘只得叹口气,“你自己当心吧!”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次日一早,李邺来到了太平坊的小宅内,这座小宅应该是飞龙的私宅,就像烈凤一样,他们都有自己的隐秘之地。

    宅子藏在一条十几丈的巷子,没有邻居,独院独巷,大门就在最里面,看起来也很低调,和自己家的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