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卿的意思是拒绝和秦人结盟?”王堪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,臣下建议答应下来!”孙膑道。

    “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“答应秦国,和秦国一起攻灭西楚国,我军趁势攻占上庸和江州。只要占据这两处要地,然后就可以两路共进,进攻巴蜀之地,并且可以北上威胁秦国。”

    “江州之地和上庸之地山路难行,若是不趁此机会将两地夺下,等到秦国攻灭西楚国之后,再想夺取就更困难了。”

    王堪当即说到:“先王当年曾经招募大量山越夷民,训练之后,用以攻西楚,这些山越夷民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,翻山越岭如履平地,正好用来对付西楚国。”

    在和孙膑商量好了之后,王堪就和秦国盟誓,答应和秦国一起攻伐西楚,只不过攻伐西楚国的时间还没有定下来。

    另一边,秦国的使者很快就来到了齐国。

    秦国此番是前来和齐国结盟,姿态放的非常低,这让齐王很是高兴。经过一番恭维之后,秦国向齐国诉说魏国之强,用魏国的强大来让齐国警惕。并且用魏国的土地对齐侯进行诱惑。

    一直以来,齐国对魏国都很警惕,特别是历次魏国联合组成三晋联盟,现在秦国再一次提起魏国,这让齐国想起了那些被魏国三晋联盟支配的恐惧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齐王直接答应了下来,决定和秦国一起攻打魏国。

    魏国并不知道,齐国和秦国已经结盟准备对付他们。魏王对于这一次能够击败秦国很是高兴,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,同时对这次的功臣公孙衍也进行了封赏。

    但是在封赏的时候,魏王将惠施立为首功,庞涓为次功,而公孙衍为中功,这让公孙衍心中有些不舒服。

    公孙衍觉得,这次魏国能够转危为安,乃是他出使西楚国,请西楚国出兵,立下了大功,若是论功绩,他应该是首功,而不是现在的中功。

    心中对于魏王不满,而魏王同样有他的考虑,此番计策是惠施所出,同时惠施筹措粮草,又招募兵卒,保障物资,可谓功莫大焉。

    庞涓率领士兵作战,一直挡住秦军,后面又重新收复安邑,同样是大功一件。至于公孙衍,在魏王看来他的功劳虽然大,但是并不是不可替代的。

    他并不知道,今天的做法也为魏国埋下了一个隐患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