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和勉县之间多是山道,道路狭窄,崎岖难行,易守难攻。秦军两路大军夹击,若是等到勉县秦军进攻,汉中真就危在旦夕。

    乐毅此时正率军从江州西进,进攻巴蜀。乐毅在江州走涪江北上进攻成都,秦国国尉司马错率军抵抗。司马错当年夺取巴蜀之地后,一直镇守巴蜀,对于巴蜀之地很熟悉。

    秦军占据地利,士兵因为守护家园,士气高昂。乐毅率军和其对阵数次,结果除了损失一些人马,并没有太大收获。

    巴蜀本就道路难行,想要进攻极为困难,即便是淮国有山越精卒,面对司马错也没有占到便宜。不过乐毅已经得到王旭的诏令,此站并不急着结束,而是要消耗秦国的有生力量,消耗秦国的粮草。虽然秦军粮草可以从蜀郡征调,可是淮国有长江水道,再入涪江,粮草运输同样方便。

    秦国这些年来连年征战,虽然战果丰厚,但是消耗的粮草也多,根本耗不过淮国。这种完全就是国力的比拼,淮国丝毫不惧任何人。就在司马错以为淮军是要和他拼消耗的时候,乐毅却是不慌不忙,给后军下令进攻。

    乐毅和司马错对阵,见到司马错大军固守遂州,成功将司马错调动出来后,当即命令另一路大军从江州出发向南,沿沱江继续进攻。王旭为了攻蜀征招了二十万大军,再加上原本江州十万大军,整整三十万大军。

    乐毅这一次就是以势压人,三十万大军除了三万留守外,剩下二十七万一路走涪江,一路走沱江,最后一路走岷江。淮国国力强盛,能够以势压人,以多大少,自然不会放过。

    只是担心司马错十万秦军死守成都,所以乐毅才用了这个计策。兵法中最推崇的就是以多打少,以势压人。

    司马错只有十万秦军,若是合兵一处,还能于淮军一战,可若是敢分兵,乐毅立刻就三路进发,到时候司马错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。司马错再得知淮军三路进发之后,自己只挡下一军,其他两军长驱直入,最后只能一咬牙,放弃遂州,率军返回成都,想要依托成都死守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