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就是将领的问题。

    当然还有一种骚操作,他担任大军主帅,坐镇金陵,然后任命一个副元帅,领兵出征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,您认为此次北伐匈奴,以何人为帅?”王骆询问道。

    徐晁起身道:“陛下,蒙恬将军和李牧将军都可率军一战。”

    在扫平六国之后,六国的贵族之中有一些人才被大乾吸收,李牧就是其一。当年赵国投降,李牧父亲李玑率赵国北地边军投降,王骆不因其为降将而轻看于他,反而委以重任。

    命其父子镇守燕赵之边境,因此李氏父子忠心耿耿,驻守北地功勋卓著。李牧屡次率军击败北地胡人,累功至县伯。

    王骆对于蒙恬和李牧也很喜欢,当即说道:“此次讨伐匈奴,寡人亲自为帅,以李牧为副帅,王韫为军师祭酒,蒙恬为将,节制三路大军三十万人马,加征北将军,总督北地征战一切军事机要,北地郡县官员皆受其命,出雁门、北地、渔阳三郡攻匈奴。”

    王骆虽然不领兵,但是会给予领兵将领最大的信任,但是同样也会注意平衡。

    李牧、蒙恬、王韫三人上前躬身道:“喏!陛下,臣等定然不辱使命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其他勋贵们也纷纷领命。

    伴随着大乾战争机器运转,大量士兵开始被抽调,太府仓库空的老鼠见了都要流泪。

    本来要支持洛阳建设、驰道、南征岭南就已经让大乾粮草供应紧张,这一次出兵北伐,太府太仓彻底被搬空都不够,王骆只能从少府中拨付了大量物资,这才勉强补齐。

    这大乾一统寰宇,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了,可是府库却依旧空荡荡。太府少卿公羊和愁的头发都要掉光了,就算帝国还有大量金钱,可是这个时候有钱也买不来粮草。毕竟粮食要花时间从地里种出来。

    六国之地之前因为战争原因,死伤不少,即便是经过这几年的治理,也没有完全恢复,又因为大乾各种工程不断,粮草消耗严重。现在各地府库依旧不足,好在只要再过一个月左右,各地粮食就要收割,到时候就可以松一口气了。

    匈奴之兵善于骑射,机动灵活,但是装备不如大乾,再有熟悉北地和匈奴的李牧领军,此战想输都难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