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建了天子六军后,再加上保卫镐京的军队,又征召秦国,出兵对付犬戎。邦周六军和秦国分别从西北,和东南两个方向进攻,形成夹击之势。周朝将领禹率领大臣私军,合计兵车百乘,徒兵千人,率先攻破犬戎防线,邦周大胜。

    姬烈大胜戎狄,斩杀戎狄八千,俘虏三千,大胜而归。战争的胜利让姬烈的声望提升,甚至就连烹杀齐哀公的影响也变小了很多。

    虽然姬烈大破犬戎,让其威望大增,但是他所面对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。从昭王时期,王畿的土地就被大量分封给了畿内的诸侯,到了襄王时期,畿内诸侯已经占据了王畿七成的土地。

    襄王为了扩大财源,不得不进行改革,只是这种改革并不彻底,后面懿王时期,征战失败,王畿的问题就越发严重。如今王畿内的诸侯实力之强,已经超过王室,王室的权利也被侵蚀。

    王室的经济经过懿王时期的征战几乎已经被掏空了,姬烈想要改革就必须压制王畿内部的贵族。

    姬烈大胜犬戎之后,获得了很高的威望,然后就开始想要推行改革。只是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再次分配,现在占据大量利益的乃是王畿内的诸侯,他们对于姬烈的改革很抵触。毕竟这是在割诸侯的肉来来供养王室。

    只是迫于姬烈威望,这些诸侯暂时只能隐忍。

    周天子王权虽然衰微,但是天子还是比天下任何一个诸侯强,毕竟天子六军还在。王畿之中的贵族也不如天子强大。

    但是一旦周天子将所有的贵族推到对立,这些贵族联合起来的力量就高过了天子,而天子就从强势的一方变成了弱势的一方。

    昭王当初以诸侯国制衡诸侯国,通过分化瓦解的办法让诸侯国不能齐心,制衡诸侯国,维护周天子的威严和天子六军的强势,让诸侯国们进贡。

    这种做法很成功,所以一直到懿王时期,天下间的诸侯国都不敢不朝贡,当然到了懿王时候,诸侯朝贡的物资已经少了很多,几乎成了礼仪上的做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