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易,很多富户可不想要举家迁往昭陵,为了能够顺利迁陵,王恪诏令大军出动,由当地官员和巡察御史强行将各县富户迁往昭陵。

    原本荒凉的昭陵,很快就变得繁华起来,更重要的是,这些富户被迁徙而来,带来了大量财富,这些人来此衣食无着,只能用钱买。原本这些被藏在地窖中的铜钱纷纷被取出来花掉。

    大量铜钱涌入市场,洛阳的经济立刻活跃起来。而伴随着经济的活跃,天下的各种商品也开始向洛阳汇聚。陵邑制度无意间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,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。

    大乾的富户都有储蓄的习惯,每一家大户没有一个钱窖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豪强。

    这些豪强有田有粮食,还有奴仆,可以说粮食、布匹等绝大多数物资都能自产,需要购买的东西并不多,结果就会积累大量铜钱,这些铜钱就会被豪强们藏在钱窖里面。

    原本市面上的铜钱数量就不够用,这些豪强还要将铜钱藏进地窖里面,这就造成了本就不多的钱,变得更少了。

    王骆的陵邑制度就是逼迫这些人将钱花掉。

    朝廷收取赋税,为了照顾百姓,收取还是实物粮食、布匹。这就造成了每一次赋税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运输,其中消耗非常高。

    实际上早就有大臣上书,收取赋税可以收钱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个谏言被王骆给否决了,原因就是钱币不足。不过王骆也下令,收取赋税可以缴纳实物也可以交钱。

    就在不久前,又有大臣上书王恪说收取赋税直接收钱,王恪同样拒绝了。

    王恪很清楚这些人的尿性,大臣上书说收取铜钱方便,不会像粮食一般损耗,想要粮食或者其他物资,直接花钱买就行了。

    王恪直接将他臭骂了一顿,说他居心叵测。若是国家收税全部收取铜钱,现在天下铜钱缺乏,普通百姓手里根本没多少,只有那些豪强大户才有,到时候百姓只能将粮食布匹远低于市价卖给那些豪强大户。

    这是变相的帮助豪强大户剥削百姓,同时国家购买物资也只能从大户这里购买,价格也不便宜,可以说这样搞,那些豪强大户两头收割啊,到时候连朝廷的羊毛都敢薅。

    更何况豪强掌握大量粮食,而国家没有,到时候只要稍微出现一些动荡,朝廷就无粮可用。

    此人其心当诛!

    王恪可没有他父亲的好脾气,直接将其免官夺爵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