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多的小国,爆发出比他土地人口多几倍的大国还要强大的力量。

    皇室对这些知识的保护非常严密,即便是学宫之中也没有这些知识的书籍,想要学习除了一些人家族传承外,就只有大乾匠作监、皇家研究院这种地方。

    皇室对那些儒家、法家、道家这些经典却完全不同,几乎没有限制任何门槛。甚至还将一些愚民、弱民理念的学说也拿出来。

    这些学说在大乾已经被皇室淘汰,但是却对那些小邦番国很有吸引力。这些小国的国主绝大多数都没有想着开启民智,而是选择愚民稳固自己以及自己后代的国主之位。

    这些国主明知道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国家实力提升,但是依旧会选择这些。这对于大乾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,很好的限制了那些国家的提升。

    儒家、法家、道家、名家等等学术经典很好,听了能够让人眼前一亮,甚至觉得这就是他毕生追求,但是理论就是理论,想要变成实践难度极高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这种文科偏向哲学的东西可以治国,而强国则是需要理科。要不然最后只会成为真实历史中的民国,各种所谓的大师成群,国力却弱的一塌糊涂,别人飞机大炮都早出来了,民国却连一辆自行车都造不出来。

    皇室对学宫的定位很清晰,治国可以靠学宫的士子,但是强国却是在另外的地方。

    大小琉球的遣华使的到来让皇室对学宫制度进行了一些改良,同时这也让其他番国也纷纷派遣遣华使前来学习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遣华使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,同时也是中国古文明向神州的一次大范围扩张。这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,也奠定了后来中华文化圈的基础。通过遣华使,神州其他小国受到了中国文化深远影响。

    文化的认同感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历史中,让越来越多的藩属国加入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中。——《文明的发展—遣华使》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