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    齐国甲士经历了牧野之战和二次灭商之战,一个个都是精锐,再加上将领指挥镇定自若,一场大战下来,齐国大胜,莱侯被杀的丢盔弃甲,只得仓皇而逃。

    齐国在营丘开始建立都城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间,冬去春来,一年时间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淮安城邑的也从原本简陋的模样变得好了很多,至少原本木质围栏已经换成了两丈高的土墙。城邑之中,诸多房屋鳞次栉比,这一年来,殷商遗民都在修建城墙房屋,开垦农田。

    子珏为了加快城邑的建设速度,还亲自制作了不少简单的机械,杠杆、滑轮组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节省了人力,加快了工程进度。

    同时为了开垦农田,子珏还用一张白板道具卡兑换一百头耕牛。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从原始的耦耕方式,这种耕种方式通常是多人合作,采用人力耕种。

    子珏在看到国人开垦农田,并且使用很简陋的耒、耜等工具,耒、耜是用于挖土的工具,类似于铲子,木柄下端绑上一个尖锐的类似铲子的骨头或者石头,也有少数青铜制品,木棍下端有一节横木,作为踏脚处,这就是耒。

    在耒的下端安装半圆形锋利的金属,就是耜,相当于犁。

    用这种简陋的工具来开垦种植土地,其效率可想而知。子珏在看了之后,当即就对这些工具进行改进,这对于他来说不要太简单。

    至于牛耕,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,但是已经有牛车了,子珏经过一番改良之后,制作出了适合牛耕的犁,然后开启了牛耕时代。而牛耕的到来以及青铜农具的改良,直接让淮国的农田耕种效率提升了十倍。也因此淮国只用了少量人力就开垦出来了数万亩农田。

    经过一年的发展后,淮安现在变得生机勃勃,而此时淮国现在有了一千五百人的军队。其中除了子珏用援军令召唤而来的士卒外,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之前奄国溃散的士卒,还有一些则是从国人中选拔的。

    虽然一千五百人的军队并不多,但是对于淮国来说已经超出其承受能力了,若不是子珏用了白板道具卡兑换了不少资源,淮国根本维持不下去。

    至于说战车,整个淮国加起来不过十几辆。淮泗之地水道纵横并不是适合战车横行,不过战车也是不能或缺的。

    将近一年的执政,让子珏对于处理政务变得得心应手,而且因为人口有限,淮国政令通达,国人和军队都爱戴他,贵族阶级因为殷商破灭,逃出来的并没有多少。因此淮国的贵族阶层很少。

    这一年来,在更的联络下,淮国和徐国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进展。淮国这一年能有如此大的变化,除了他带领国人努力外,还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有徐国的支持。

    子珏从徐国购买了大量工具、布匹、皮毛、盐、种子等物资。

    淮安城邑因为靠近大泽,周围的农田虽然只是第一年开垦出来,但是因为水源充足,庄稼涨势还是不错的。同时子珏教授国人进行堆肥,有了农家肥的加持,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。

    子珏在和徐国交好之后,还派人去了南方的吴国和北方的郯国、齐国。让他们收集吴国、郯国、齐国等邦国的情报。这些邦国是对淮国威胁最大的几个,子珏不敢有丝毫大意。

    不过收集到的消息让子珏有些诧异,吴国居然只是被分封成了子爵国。要知道吴国的开国之君可是当年周文王父亲的两个亲哥哥。

    当年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,深受周太王喜欢,周太王想要传位给姬昌,可按照周王室的传统,只能传位给嫡长子,周太王因此郁郁寡欢,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知道父亲的意思后,就一起逃到了南方,建立了吴国。

    认真来讲,吴国对成王还是有恩的,同样还是姬姓国。即便是不给个侯爵,也应该给个伯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