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    这里的土人部落想要上好的布匹、盐、糖、铁质农具、陶瓷、茶叶、美酒,甚至武器,都只能从天南城进行购买。

    在这里那些土人还是刀耕火种,连青铜器都少的可怜,如何会是王氏的对手,而且王氏的藤甲在这里出乎意料的好用。

    铁甲在这里容易生锈,而且因为天气炎热,穿在身上不一会功夫就要汗流浃背,若是被阳光直射,那铁甲都能摊鸡蛋了。所以轻便透气的藤甲在这里更好用。

    虽然陆路交通不便,但是水运非常方便,百万石粮食对于王氏来说,很轻松就筹集到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仅仅大琉球岛一年就能产出三四百万石粮食,这天南城产量还要更多一些。

    王氏从海外调集各种资源并不是一下子就运来的,毕竟大隋朝廷对地方的管辖有些弱,但也不是瞎子。

    这百万石粮食还有大量物资器械转运,造成的动静肯定会惊动朝廷,所以王氏只能慢慢来。

    在决定了扶龙庭之后,王氏开始在各地建立一些小仓库,不需要太多,能够保存数百人用的物资就行。

    同时开始挑选一些落草为寇的百姓进行掌控。

    淮南王氏的私兵并不多,虽然这天下门阀世家都有私兵,但是都很低调。

    王氏这一次准备借助落草为寇的百姓为掩护,训练一些兵卒。至于说为什么不从海外调兵,因为这样很容易把王氏在海外的力量暴露出来。

    大隋朝廷禁止民间私藏铠甲,但是几乎所有的门阀世家,勋贵豪门都藏了盔甲,而且不是一两套,而是几百套起步。

    特别是关陇贵族,这些关陇贵族若是领兵上阵,亲兵至少是两百起步,这两百亲兵就是将领私兵,全都是有盔甲,久经训练的精锐。

    在战场之上,是能够跟随主将冲锋杀敌,护卫主将的。江南和关东的世家门阀就要弱上不少,但是一两百人的护卫家丁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朝廷和世家门阀之间的潜规则。

    王氏想要筹备更多的士兵,那就只能是借助落草为寇的贼众了。实际上并不是王氏一家这么干,其他的勋贵豪门,世家门阀也这么干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