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之后,李世民下发了新的田亩政策,王玄景的官田制加入了其中。

    官田制度也只有在开国初期,天下有大量闲置空地、荒地、农田的时候才能推行,一旦过了王朝初期,天下人口滋长,朝廷再想要去找大量田亩,可就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而且因为朝廷限制佛道的制度也开始推行,可以预见到,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,朝廷会从各地寺院道观中没收大量田产。

    这些田产正好可以充当官田,甚至就连这些农田上耕种的百姓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最差最差也不过是给和尚们种田变成了给官府种田,而且佃租还要降低一些。

    朝廷毕竟还是要脸面的,吃相不会太难看,而那些和尚可就没这个顾忌了,收取的佃租不是一般的高。

    伴随着王玄景朝堂上的一番辩论,并且将天竺国的真实情况讲述了一遍后,朝堂之上的再没有人和王玄景顶着干了,这些人现在正一门心思的去查看天竺佛教的情况。

    王氏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,将佛教老家的皮彻底扒了下来,原本不少信奉佛教的官员甚至出现了信仰崩溃的征兆。

    没有了这些人的反对,朝廷限制佛道的法令推行的很顺利。从长安开始,不断向周围延伸。

    关中的佛道寺庙一座一座的进行审查,不断有大量佛道信徒被迫还俗。

    王玄景推测,整个关中差不多可以清退数万佛道信徒,这些佛道信徒基本上都会被重新编为民户,然后开始耕种土地。

    现在天下初定,人少地多,增加了这么多人耕种,明年的税收只会更多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僧众被清退,寺庙中被查抄出来的大量铜器、钱财也让朝廷国库充裕。

    王玄景命人将那些佛像、铜器重新熔炼,然后与其他铜料混合后,铸造铜钱。

    自从刘宋中期之后,天下币制就变得一片混乱,各地宗王都大肆铸造铜钱,结果就导致了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足有数十种之多。

    很多铜钱因为材质、铜料不足,价值难以兑换,对朝廷税收和百姓日常使用造成了很大影响,一直以来朝廷都想要铸造铜钱,只不过铜料缺乏,现在有了这么多铜器,自然是要铸造一批新钱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