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廷会在草原上设立都护府,并且在都护府驻扎五千士卒。同时,将都护府周围的草场划为都护府直辖,并且将一部分DTZ的牧民交给都护府管辖。

    这些草原部落会在这里生活,并且向都护府缴纳牛羊税。

    同时可以获得茶、盐、糖、瓷器、布匹、铁锅等物资,朝廷会派遣官员负责,其中税收一部分作为都护府的军饷,一部分则是送往长安。

    当然草原上缴税基本上交的都是牛羊,这些牛羊若是在草原上出售,价格自然很低,但是若是运送到了中原,价格就会翻上几倍。

    朝廷并不打算自己出手进行运输贩卖,王玄景知道,若是将这一条生财之道交给朝廷下的官员,只怕过个十年二十年,朝廷不仅无法从这里收到钱,甚至还会亏钱。

    所以王玄景从一开始就决定,朝廷只是出售资格,商人们出钱购买资格后,可以前来交易,从中赚取差价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,商人们需要运送粮食前来贩卖,这其中的钱,一部分就会作为军饷。

    实际上这是一种另类的开中制度。

    都护府的实力并不强大,但是有了朝廷作为后盾,自然可以在草原上立足。同时有了朝廷支持,突利可汗的实力也会大增。

    这个时期,草原上的局势应该也会很明朗,突利可汗的突厥部落、薛延陀、回纥,这三家势力了。

    其他的部落实力弱小,全部都会依附着三家生存。

    虽然在大朝会上,三家可汗表现的很友好,甚至还一起为大唐皇帝李世民献舞,但是在利益面前,这些所谓的情谊都是虚假的。

    这三家势力很快就会在草原上对立,这三家都没有必胜的把握,甚至只要一方强盛,另外两方就会联合,而另一方虚弱后,刚刚联合的两家立刻就会分裂。

    只要不出现什么大问题,这三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都会并存。

    而朝廷的都护府就是这草原上的仲裁者,朝廷只需要在这里安排一些兵力,就能够维持草原上的平衡。

    作为仲裁者,只要处事公正,平衡这些势力,草原各部就必须依附中原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摆脱中原的控制。中原朝廷可以用贸易来控制这些草原部落。通过调整贸易额度,来加强或者削弱草原各部落的战力。

    有朝廷在,这些草原部落也必然会非常恭顺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