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茂两州只得用金银等硬通货来换取茶、盐、粮食等物品。只是金银毕竟有限,花光了之后再无东西可以换取急需的生活物资。加之蒙古达鲁花赤和手下的士兵,欺男霸女作威作福,还任意抢掠山民财物,早已搞得天怒人怨。

    霹雳军得知情况,便悄悄联系上了两州土官和兵卒。在动手前,又将前期与两州贸易赚得金银全数用来收取人心。由于这茂州、威州穷困,官员并不多,也只养得起几百常备兵卒。再加上降蒙后要上缴高额税收,官员生活也不好过,土兵日子也过得穷困潦倒,在财物和重利面前,哪里会不答应。双方一拍即合,设下埋伏又引诱蒙古达鲁花赤及其手下前来,将其一举全灭。

    消灭了蒙古势力后,霹雳军又与两州谈起了经济合作事宜。欧阳轩常向霹雳军高层灌输一种理念,处理夷蕃事务政治上的互信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利益。只有牢固的利益联结,才能维持长期的合作。参与谈判的有三方,分别是霹雳军商贸部、威茂两州衙门及以桃坪谢家为代表的当地大族。合作的内容主要是以茶叶、马匹、粮食为核心的贸易,同时也开采火硝、铜、等重要矿产。在利益分配上经过商议,霹雳军和威茂两州官方分别占百分之三十,谢家等当地大族占百分之四十,其中谢家所在的桃坪寨占百分之十,商道沿线的其余二十余个寨子占百分之三十。

    这个协议让各方都十分满意。威茂官方并不投入资金和人力便能获得百分之三十利润,只需要授予霹雳军境内特许经商和资源开发权,而这些资源亘古以来便躺在那里无人问津;当地大族获得利润比例则与提供资源和货物有关,只需提供人力帮助采买马匹、开采矿物和提供补给和仓储,便能获得至少百分之一利润。不要小看了这百分之一,仅按预计的马匹交易量来看,便是一大笔收入。

    占股百分之十的谢家自然是收获满满,一方面是因为谢方叔虽已不是宰相,但朝中势力遍布。欧阳轩虽不是阿谀奉承之人,却也希望霹雳军被腐败官员恶意打击时,其他人不再落井下石。另一方面是因为桃坪寨地处威茂两州之间,处在商路的必经之道。寨中又有十余座碉楼,极为易守难攻。下一步霹雳军将把商贸的核心据点设在这里,并派一个武装护卫连携火炮防守。这也是谢家求之不得之事。

    按合作协议,霹雳军不论是资金、技术还是管理,都将是绝对的主力,却只分得百分之三十的利润,看似不公平。可在欧阳轩等霹雳军高层看来,交往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。从离灌口寨百余里的威茂两州,不仅能获得马匹等重要战略物资,而且在政治上也获得了新的盟友,实在不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