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人诱得手雷引爆,山道便会畅通无阻。可是趋利避害毕竟是人的本能,明知必死而前往,这得多大的勇气!相比霹雳军敢死队员为了抗蒙事业,为了报家仇国恨而献身不同,这些眉州军多是为了吃粮而当兵。当下又是为了刘大耳投靠蒙军升官发财获取投名状,自然不肯去送命。

    软硬兼施之下,带队的将校见手下仍不肯上前,只得悻悻然放弃。他知道如果将兵卒逼得太急,这些兵痞会哗变,或者一哄而散落草为匪,或者反戈一击投靠昝万寿,自己甚至会因此而掉脑袋——不是被叛兵杀掉,就是被刘大耳杀掉。当下他便命士兵分成三队,一队仍然不断往弯道处射箭,另外两队则绕道而行。这个命令得到了坚决的执行,只不过时下山林中荆棘和灌木丛生,须得用刀劈斧砍才能开出前行之路,十分耗时费力。

    太阳即将落下山之时,小盆地北方的官道方向传来隐隐闷雷声,眉州军的骑兵小校皱了皱眉头,又看了看西沉的太阳,脸色大变。他知道这睛朗的天气那里会下雨,那隐雷声分明是马群疾奔的声音,当即下令将马头转向北方,并做好冲锋准备。不一会儿蹄声夹杂着马匹嘶鸣声便逼近了小盆地,翻飞马蹄的密集踏击让大地也在微微颤动。眉州骑兵领头的小校从马蹄声判断,对方骑兵应该在己方一倍左右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小校自视甚高,自认为所部骑兵虽不比蒙古铁骑,但与蒙古汉军骑兵也有一战之力。这些骑兵来自北方彭山县,便是霹雳军骑兵无疑了。他认为所部骑兵在后方步兵的配合下,要战胜成军不久的霹雳军骑兵也是容易,即便对方数量更多。实际上这支骑兵也极受刘大耳重视,不管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是眉州军的翘楚,要论在平地上的战力来说,绝对可以超过后方山道上的那五百名眉州步兵。

    当护卫在昝万寿身旁的霹雳军士兵看见骑兵冲进小盆地时,不禁地一阵欢呼。他们都同是特种旅的士兵,自然认得北方而来骑兵所举的是特种旅骑兵连的旗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