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桌上,每人面前都有一个大陶碗,碗中盛满了稻米粥,木桌中间放了一篮麦饼,还摆了两碗青菜和芋头以及一碟咸菜。话说这伙食虽然不错,甚至比得上临安小康之家生活,却与蒲江百姓餐食并无差异,比鲁文安接待他们的餐食差了不少,比之霹雳军之外的南宋官员的餐食差得更多。见几人盯着木桌食物,当中一名农人打扮的中年汉子一边命人让座,一边询问几人是何人,来者何意?这时随行的护卫队长已跟随进来,将双方人员作了介绍。原来这中年汉子便是蒲江知县杨三,他本是大邑县赤贫之人,因在无根山屯垦中发明“杨三工作法”,使得开荒效率大大提升而被提拔,曾任安仁县负责人,当下又因政绩斐然成为蒲江知县。其余用餐之人,则都是县衙的属官和差人。

    暗访了蒲江之后,杨辉又到了百丈、依政等城和多个屯垦点,看到的情况与崇庆府与蒲江所见大同小异。此刻随行的护卫队长已接到鲁文安的通知,带他们参观了几个驻军营地和基干民兵的驻屯点。欧阳轩当下已下决心要招俫杨辉,故下命令允许他们进入这些敏感地点。在营中杨辉看到的不仅是军纪严明、衣甲鲜明、精神饱满的士兵,还看到了擦得锃亮的火炮、火枪和刀矛等武器。这些临安官员也都是识货之人,他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火器的威力,但也知道必然惊人,否则霹雳军也不会花费如此之多的精铁铸造,更不会大费周折地进行精心保养。

    此次私访行程之后,杨辉一行临安官员觉得行程已经结束,朝廷的打算法在霹雳军并无用武之处,虽然他们并没有见过霹雳军的收入和支出账本,甚至没有搞清楚霹雳军财税的来源。但所见所闻告诉他们,霹雳军不可能存在吃空饷、喝兵血的情况。毕竟士兵的薪俸和生活费开支都要以连队为单位定期公示,并且接受士兵们的监督,如此公开透明的做法,除了霹雳军还有那些官军能做到?他们深信,在欧阳轩和一众高层的身先示范之下,当下霹雳军制度体系下只会容许清廉官员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