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锋。

    李木波心中也是大吃一惊。他曾派精骑突袭行进中的霹雳军骑兵,双方同样是一百人,但已方却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。此次双方兵力同样差不多,自己使用了同样的战术,也是半身铁甲骑兵在前,皮甲骑兵在后,但效果却䢛然不同。不仅没有上次热刀切牛油的效果,自己的手下反倒损伤不少。一轮对冲之后,双方战损倒是差不多。

    从整体来上看,汪氏骑兵的战力胜过霹雳军骑兵,但两者的差距并不悬殊。第二师的骑兵败得极惨,主要还是因为地形的原因。狭窄的山道上,面对持矛冲过来的汪氏具装骑兵,霹雳军根本无处可躲,只能任由其横冲直撞,手雷和转轮火枪甚至来不及击发。此次交战为河谷地带,虽然仍是对冲,但不少霹雳军骑兵可以偏转马头闪避到侧面,并借机用火枪和手雷还击。

    对冲数次之后,汪氏骑兵损失了三百余骑,只有了六百骑。虽然霹雳军损失更大,死伤了四百余骑,但还有八百余骑,仍然占据着人数优势。更重要的是,战场形势逐渐向霹雳军倾斜。一方面汪氏骑兵的战马已显出明显的疲态。其战马虽然更加高大,但具装甲胄的重量也使得其持久力不如霹雳军的战马。要知道霹雳军为了喂养战马,可是专门种植了数万亩的大麦、蚕豆和优质牧草。毫不夸张地说,这些战马所食的精料品质比汪氏士兵的粮食还好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则是霹雳军的步兵正在赶来,而码头上的霹雳军已经堪堪构筑起了防线。这些防线由横七竖八的木头、车辆、甚至船桨、橹槁、麻袋胡乱堆成,防御力实在不值一提。但在这些乱糟糟物品后面,则是正在紧急架设火炮的霹雳军士兵。李木波自忖如果强行冲阵,倒是能突入阵中,或许还能破坏掉不少火炮,但手下的这些骑兵得全交待在这里。

    正在李木波犹豫不决之时,码头的霹雳军此刻已架好了部分火炮。他们远远地朝汪氏骑兵开了几炮,虽然弹着点离目标差之甚远,却也吓得正在集结的汪氏骑兵一阵慌乱。李木波瞅了瞅已方口鼻冒着白气,全身大汗漓漓的战马,又望了望越来越近的霹雳军步兵,只得重重地叹了口气,下令吹响撤兵的牛角号,便调转马头往梓潼方向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