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这些官员最近的日子是晋王殿下请吃香的、喝辣的,还有宫女唱歌跳舞,神仙般。

    实际的苦只有自己及同僚懂,太难了,简直不是人过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他们一定很想咱,有咱在,总能告诉他们如何做,但路终究要自己走,咱不能始终管着他们。他们才是本地的官员。”

    朱棡骑在马上,对旁边的里长说。

    “殿下属于放过他们了,剩下的两天,都是喝完酒休息的时候给他们用药,因为他们陆续地做噩梦,自己把自己给吓醒。”

    里长说实话,官员们快被折磨疯了。

    正常情况,官员只负责一个大方向,尤其是府官,除非照磨这等,必须落到具体。

    结果大家聊天,说的事情有大有小,小的包括种豆子,大豆、小豆、绿豆,有豆虫,如何解决?让母鸡带着小鸡进地。

    豆叶子不好吃,鸡宁肯出去吃草,也不吃豆秧,更不用说豆荚中未成熟的豆子。

    豆子吃完了不好消化,涨肚,豆地放鸡,不用怕被祸害了。

    母鸡会把豆虫从叶子上叨下来,中午放最好,豆虫怕热,会爬到叶子的背面,鸡从下往上看……

    另外还有豆虫人怎么吃,冬天的时候居然可以把豆虫保存在土里,豆虫活着,想吃的时候挖出来用水焯了拌馅,或者油炸。

    如此小的事情,官员根本不懂,他们得学,再刻蜡纸,印好的贴到各村,叫军士帮忙给讲解。

    朱樉跟着说:“固定时间内新知识灌输得太多,咱们可是慢慢学的,没有河流帮助,咱只能一点点走,两天到苇泽关,最好一天半。”

    “差不多,最多两天,二百三十里。”朱棣认可这个时间和距离。

    周围的人亦如此,队伍轻装前进。

    大部分东西几天前通过水路向北平送,送到地方后,船队立即再转回来。

    再走会通河进五关淀,五关淀那里有一条河就是滹沱河,从绵蔓河进冶河再进滹沱河。

    由于物资先走,这一段路需要大家自己克服,过了关,正好船队能够赶回来,除了燃料外的空船。

    同样,这边提前用大量的牲口把物资给运过苇泽关,包括牛、骡子、马,有军队在,还有草原送来的马匹与牛,不缺运力。

    队伍此刻骑的马和骡子是太原的,可以使劲赶路,跑不动时换本地的继续拼命。

    一天后,本地的牲口不行了,前面还有本地的牲口等着接力。

    一直到苇泽关之外,本地的牲口回去。

    那里有队伍之前带的牲口提前到,再乘上他们抵达码头,上船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