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>    其他的东西让村民排好队,太医呢?王叔,石膏拿来了是不?太医保证忘。

    花眼的眼镜给试试,放心,他们不会卖,他们脾气倔着呢,不然早搬走了。

    荆条捆子往山上运,先帮着扦插一下,之后叫他们自己担水浇灌,秋天就不旱了。

    测地形,看水平面,能开田的正好咱们在……”

    铃儿在那里指挥着,王叔就是王艺千,太医们不敢看她,去找村民望闻问切,果然没带石膏,这怎么弄假牙?

    王艺千的工匠队伍石膏常备,下丘村的队伍里也有石膏,不过不值得给村民用,医用级的,给人吃,特别纯,咬牙印用那么好的作甚!

    下丘村的人忙碌起来,测量的测量,收集情况的去收集情况。

    然后一个热气球在村民跪下仰望行为中升起,把官员们也给吓一跳。

    宫女们去为村民量身,小孩子做大的衣服,袖子和裤腿可以卷起来用线牵上,随着长大往下放。

    肩膀的宽度同样拿线给牵窄了,骨骼生长后放开。

    做衣服的边角料给村民留下,他们自己会把破损的地方给补好。

    布鞋想来百姓平日里舍不得穿,小孩子的逢年过节穿一次,脚大了换一双,小的给更小的孩子。

    本地村民最缺的是工具,成套的铁制工具给他们,包括针、锥子、顶针。

    扶贫先扶志,扶志有三种方法,一种是激将法,一种是引领法,有时候都不好用。

    那么还有一种是物质推动法,给出足够的工具后,再给新衣服,百姓感觉有心气了,属于由简入奢。

    配合前两种方法,百姓会努力做事情,何况他们原来感觉也很努力。

    如果真是由于懒惰,这三种办法都不行,那就上第四种,打,打板子,或者抓走服刑。

    抓走服刑可以变通一下,劳动力抓走,干活的时候给工钱,但被抓的不知道。

    工钱一部分攒下来,一部分给被抓的人,告诉其家人这人在外打工。

    等攒个一年钱,把人放回来,对方习惯了劳作,回家一看这么好,还有积蓄,便愿意勤奋了。

    武力有时很好用的,能够把人打杀的跪下当奴隶,那就可以叫人脱贫,针对懒惰那种。

    孩子们被喊过去先洗手,洗干净了给卤的鸭头、鸭脖、鸭爪子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在大明不好,绝对卖不了几十文一斤,一只鸭子都不值那些钱。

    就跟排骨似的,那玩意儿不是有人买肉搭的嘛!怎么敢卖得比肉贵?

    小孩子不嫌弃,两手抓着啃,卤味不是吃肉,是吃味儿。

    更小的牙都未长齐的给他们鸭肝,酱的,不卤。

    “里长,你们来之前全准备好了?”

    朱棣发现里长答应一声后,根本没动,全是铃儿在指挥。

    “皆赖殿下指导有方。”里长回应。

    “想让咱父皇打咱就直说,咱哪敢指导下丘村。”朱棣撇嘴。

    站起来杵在那里不知道做什么的房大山:“……”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