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让带过来,那价钱必须压得低低的。

    这样孩子们就有了文房四宝,先用木棍在地上写会了,再用毛笔于纸上写。

    大人们偶尔也来学几个字,不打算会写,认识就行。

    大家对马徽和钱杜史十分尊重,不称呼为掌柜,也不叫秀才,就喊先生。

    马徽看到船队了,他在愣神,直到黄里长又喊两声,他才回魂儿,说道:“圣上出行,看旗帜,亲王们和公主们也来了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啊?陛下出来了?他要去哪呀?”黄里长压低声音。

    “去下丘村呗!下丘村的旗帜也挑着,黄里长你无须如此,圣上出行不避人,不是微服出巡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钱杜史接过话,并告诉黄里长正常说话即可,这是光明正大的,非偷偷摸摸。

    黄里长想一想,说道:“对呢!下丘村的麦子要收了,咱的也得收。下丘村还有早春就种的大豆,现在也能收了。

    他们村子种的东西,都是要当种子的,跟咱不一样,咱……伱们爱吃面食不?收了麦子就有面了。”

    “爱吃爱吃!”马徽和钱杜史一同点头,籼米不做米线的话,不如面好吃,粳米又太贵了。

    这边不是更南方,面食很多,得从北方以运河来运。

    “那好,等咱们收完麦子就种大豆,深秋时给你们做豆腐吃。”

    黄里长时刻不忘了招待好两个教书先生,这身份比百货商店掌柜厉害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不种水稻?”钱杜史觉得轮种应该是水稻,这边有湖。

    “涨水给冲了呢?水稻得插秧,累死累活的,一冲全没了,大豆不用那么累。”黄里长有自己的思路。

    他们说话的时候,船队前面都过去了,剩个尾巴也出了胭脂河。

    再行片刻,进入顺流河段,黄池河。

    河边有人在修路,已经修到丹阳湖了,这是能看见的,没看到的就是按照地形来修,前面到胭脂河。

    找人慢慢修,不曾发力,胭脂河边有路,等着更多的人手招过来,顺着这条路,能一直通到南京。

    因为秦淮河存在很多年了,河边始终有路,就差连接与拓宽、平整。

    “朱里长,我见路边堆了不少砂石,路不是修好了么?”朱标拿望远镜看。

    “没有沙子,都是大小不等的石头,有的还是风化石,堆在路边,上面会斜插个竹子的锨。

    往后顺着到秦淮河岸边一路上都会如此,隔一段距离放一堆。

    遇到下雨后,或者其他情况下路不好时,路过人的会用竹锨帮忙补一补。”

    里长介绍情况,砂石用来补路,再放个竹锨。

    下雨后某个位置沉降了,只要有人路过,就能用竹锨撮砂石填一填、踩一踩。

    竹锨没人拿回家,不值钱,而填坑,大家都很自觉,百姓可以不识字,却知道这条路得所有人一同维护。

    即便小孩子,走在路上渴了,看别人家的菜地有黄瓜,都是踩垄沟不踩垄台,选上面的大的黄瓜摘,用指甲掐断后面,而不揪秧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