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饭后,干活的人躺在阴凉处休息,孩子比大人更困,他们还长身体呢!

    负责临摹地图的人,一个个则聚精会神画着,难度不大。

    他们是应天府、太平府、宁国府书画店找来的人。

    他们收字画,也卖字画,尤其是古董和名家字画。

    能开这等店的人,要么自己有一手厉害的临摹造假手段,要么手下有此类人。

    若是连造假都不会,又如何识别假货?

    他们连山水画、花鸟画都能给仿造到以假乱真的程度,画一个不需要笔法风格的简单地图,没难度。

    他们每个人画的时候,旁边还有带刀护卫保护他们,不会让们拿着地图跑了。

    他们自己也知道摆在面前的是什么东西,只管画,有人一想着要记,就强迫自己忘掉。

    甚至有的人没弄清楚情况,一副准备随时被处死的心态,以为画完了就要死。

    下午朱闻天等人下地插秧时,又一批从其他府调来的画工抵达。

    发现情况的朱樉亲自去安抚,一顿骂,就你们这样的画个图,咋就得死?这图往后要雕版印出来,画不好才死,画好了有奖励……

    挨了一通骂,之前担心的人,反而开心起来,原来要印啊!那就不怕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一石七斗,今年山东减产半成左右,不过他们会补种一茬大豆。

    产量没有翻地后再种的高,却总归额外多出一批粮食,收麦子的时候累一下。

    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愿意听话,官员有时怕承担责任,你们还要再当两年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没去水田旁边看,他带着宁国府的府官和宣城县的县官在麦地这边。

    说起山东的事情,山东冬小麦收了,收完也不打茬子,更不用说翻耕。

    当地人直接种泡好的豆子,按照朝廷教的办法。

    男人学着女人贴小麦的根来割,留下的麦茬越短越好,反正没下雨,多耗费些工夫。

    这样等大豆收了,正好翻耕,之前的麦茬都烂得差不多了,大豆的根不影响,能拔出来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意思是告诉宁国府的官员与宣城的官员别着急,好好呆着。

    “要么正常来升,你们能升多高?提一品?可以多赚俸禄?”朱元璋把话摆明了。

    “臣愿意当知府。”宋知府表态,其他人跟着说可喜欢这里了,打死都不走。

    李知县也说实话:“在这里当官,又能拿到下丘村的好处,又可以自己养竹鼠、家禽赚钱。

    朝廷发的那点俸禄,不够干啥的。逢年过节的,臣家中就偷摸做点冰糖,也不卖,走个人情什么。

    别人不知道哇!回礼的时候按照那东西回,我非推托少要。

    家里的孩子就不缺糖吃,还有肥皂香皂,都从下丘村拿。”

    别的官员跟着点头,表示李知县说得对,咱们哪怕为了这个好处,也不想走。

    “嗯,嗯嗯!”朱元璋颔首:“关键要配合下丘村把一应事情做好,不可阳奉阴违。

    咱不准官员贪和占,是怕官员坑害百姓,下丘村的东西,咱也没少占。

    过完端午再走,提前送回去粽子等吃食给家里,咱这叫……高薪养廉,对,是这个话儿。”

    说完他看向等在旁边的官员,点下头。

    对方上前:“陛下,一亩亩的单独计量,都是一石七斗往上,想来没收的也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好!再送到北地去种,到时哪怕维持在一石五斗,也比原来多出一大截。”朱元璋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他知道别处种不出来一石七斗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