揽功,也没想过把这些人都带到封地去。

    等去封地的时候,有那么八九十个就行了,主要依仗跟下丘村的合作。

    说好了的,下丘村要把买卖一同开到封地,包括自己的弟弟,都照顾照顾。

    李信和李言连连应声,表示要努力为大明做贡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五月初六,吃完早饭,朱元璋的队伍启程。

    宋知府和李知县等人没走,他们得再看看,陛下把地划给下丘村没问题,问题在乎那地有一大片原来归太平府管。

    划地的时候,地是划了,管辖权没说,到时候听谁的?不,下丘村谁的都不听。

    那么太平府的人会不会也跑过来吃喝玩乐?他们的地方在山里,就不应该到此处。

    想来就在山中住,或许有窝棚什么的,这边的房子是自己宁国府的。

    双方必须就此事说好,你们太平府的不准过界,咱宁国府的也不过去。

    现在得等,顺便看看新种的大豆和水稻,反正不耽误办公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这边的小麦都收了,种下豆子,石臼湖的百姓同样勤劳,看远处的小船在撒网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其实很愿意在村子呆着,他自己的孩子与村子的孩子相处得不错。

    包括刚满周岁的孩子,也能跟村子同样大的宝宝交流。

    关键双方都白白胖胖的,小胳膊小腿,像藕一样,不哭不闹。

    宫里以前可不是,宝宝会哭闹,只能哄,抱着晃一晃,晃迷糊了就睡了。

    后来下丘村搬过来,开始传授育儿知识,宝宝哭的时候少了,更多的时候在跟大人学说话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个奶嘴,可管用了,给宝宝一个奶嘴咬着,再扔点玩具,宝宝坐在那里自己能玩半天。

    里长不知道陛下在想宝宝的事情,他也举个望远镜看:“陛下所言极是,以前他们是能过一天算一天。

    如今他们想要有更好的生活,人的精气神跟着都不同了。

    就在于希望,陛下建的惠民药局,让百姓知道即便最后救不回来,却也没被抛弃。

    惠民药局是免费的,能给的药都会给,实在活不了,是能力问题。

    没有这个免费的,百姓自己拿不出钱来买药,则是绝望,他们总觉得有钱买药就能活。

    湖边的人,生病了可以去南京,也可以到下丘村。

    不过应该先去南京,那里有人给看,看完了抓药时到下丘村。”

    里长看着这边的人,跟着高兴,自己村子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,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。

    “回去要给德之把脉,一晃就到五月了。”朱元璋听到看病的话,又想起曾鲁。

    “陛下,到了地方,村子立即安排。”里长应声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