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图咱收起来,先不给别人看,等打完和林的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说着把图放进袖子里,他也担心被人传出去。

    上次的桥的事情,还没有找出来人,不知道是北元的奸细,还是某个人的。

    歌舞照常表演,群臣们每一样菜都尝尝,等着走的时候,可以管陛下要,带回家给家人。

    宫里富裕了,大家的待遇便跟着提高,吃完饭可以打包。

    不圆的月亮提前升起来,慢慢向正当中移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五月十二,夏至。

    官员除了得留下值守的,其他一律放假两天。

    朱元璋送了他们一大堆豌豆糕和居必七的肉酱,加上居必七卖的压制面条,回去做凉面吃。

    其实就是冷淘过水的炸酱面,黄瓜也送了十根,还有大蒜。

    然后朱元璋中午带着一大帮人跑到下丘村吃面,他才不吃那个手摇压面机压出来的面呢!

    居必七的肉酱他也不喜欢,那个便宜,里面加了其他的东西。

    下丘村单独炒肉酱,还有胡萝卜丁、豆腐丁、黄瓜丁、芹菜末、竹荪、木耳……

    再单独炒一大锅蘑菇,从东北那里换来的蘑菇,松蘑的一种,血红铆钉菇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做好了放凉,像臊子面似的,但又不是。

    一大群人到来,喜欢吃什么调料自己加,还有各种小菜。

    “这蘑菇好吃。”朱元璋喜欢小松蘑的口感和味道。

    “与女真那里所换,一斤冰糖可换一百斤这样的干蘑菇。”朱标知道情况。

    女真占着东北,人参、松子、蘑菇什么的都往大明卖,或换东西。

    一斤冰糖如此二百文,两文钱一斤干的血红铆钉菇。

    朱闻天觉得这个价钱很合适,蘑菇吃着不顶饿,糖多甜啊!

    现在那边什么都便宜,一口铁锅,能换不少东西,人参都能随便找到。

    像这样的蘑菇,上山里的松树林捡,一天能捡二三百斤,能晒出来三四十斤干蘑菇。

    采十天不就三四百斤么,相当于三四斤的冰糖,折中一下算三斤半,七百文钱。

    相当于一天赚七十文,南京寻常人一天都赚不了这些,何况女真所在。

    女真人觉得赚了,大明也不认为赔,双方都很高兴。

    朱闻天则是吃得最开心,不时嘿嘿两声,刷下存在感。

    “在村子吃饭热闹,黄麻该种了吧?”朱元璋吃几口面,问起水田套种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还要再等两天,让水稻长长,然后雇人移秧。”里长回应。

    “咱打算跟女真那里加大互市,村子有什么想要的?如眼前的蘑菇这般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果然不是专门过来吃饭的,他又不好叫里长过去,就找个理由跑到这边问。

    夏至最适合,平时只能让朱标在当中传话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还真有一些东西,我这边列了单子。”

    里长伸手入怀,掏出来几张纸。

    他看一眼,又揣回去,重新拿出来几张纸,再看,点头,这回没错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……”

    今天木有了,感谢兄弟姐妹们的支持,农家鞠躬了!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