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能出来吃东西。

    晚上又有灯照明,有管理市场的人巡逻。

    如果自己家想卖东西,就在家门口,出摊和收摊相当方便。

    朱元璋夹起片铁板牛肉:“既如此,下丘村应该提前把周围的房子买下来啊!”

    “陛下,下丘村不需要赚这样的钱,下丘村不缺钱,只需要引导百姓做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下丘村有无数赚钱的法子,若是真为了赚钱而做事情,大明就麻烦喽!

    钱对下丘村来说是个工具,能够让更多百姓受益的工具。

    在这里收餐具的,后面洗餐具的,加上保洁的,俱是年岁稍微大些的妇人。

    她们干不动强度太大的体力活,也做不了技术活,织布的工作有太多人在做。

    她们只能在家中干一点自己能做的事情,家庭整体收入变少。”

    里长说村子的情况,咱不赚这个钱,否则卖了房子的人一转眼发现房子值钱了,会在背后戳下丘村脊梁骨的。

    朱元璋放下筷子,又端酒:“越是能轻易赚到钱的越不在意赚钱,这些人给的工钱多吗?”

    “十八文到三十文之间,按时段给钱,早饭、午饭、晚饭的时段就是一个时段十文钱,一个时段为一个时辰。

    其他的时候一个时段六文钱,想要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,所有的时段全在,不允许。

    最多就能干三个最忙的时段,其他的时候得休息,因为她们年岁大。”

    里长说出工钱的分配方式,有轻松赚钱少的时段,有繁忙赚钱多的。

    当然,只干一个时段也行,看各自家中的情况。

    “好,三十文不少了,十八文亦可,买米买油盐都够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算一下,发现不忙的时候干三个时辰,十八文钱能让一家五六口人正常生活。

    这个正常生活包括偶尔吃顿肉,攒一攒,给孩子做身衣服。

    家中还有其他劳动力,男人的钱就能够留下来。

    他再看在那里开始炒菜的少年们:“你们的摊位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明天降价,今天是陛下来,故意要高价把人给赶跑。

    主要教学徒学会小炒,有一天出去干活,能炒大锅的,又熟练小锅的。

    旁边的师父负责看着,他们现在炒的一会儿给下了工的人吃。

    就中午这一个时段管饭,最忙碌,天又热,等到了冬天,就取消这顿饭。”

    “好啊!往后他们学成,自己可以开个小店,又能写会算的,饿不着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对此非常满意,下丘村不追究钱财,总是想着帮助更多的人。

    旁的商人却不是,估计是因为他们没下丘村高人的能耐。

    “陛下,其实下丘村想办一些个学堂来着,专门教做饭。

    想学的人可以直接掏学费,学会了就走,无须给下丘村干活。

    没钱的就如这些学徒一般,却不一样,他们只要把学费的钱赚回来,就允许他们自己出去干活。”

    里长借着机会提到办学的事情,现在大明的铁多了,炒菜就不缺少锅。

    在眼下的大明,炒菜的人少,卖小吃的多是煎的、蒸的、煮的、炸的等。

    五更完毕,今天木有了,感谢兄弟姐妹的支持!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