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“你们干工程太厉害了,这么多好的工具,每个人的技术都好,你们愿意去北地建堡吗?”

    七月十一日,还有四天到中元节。

    下水的排水系统做好了,水塔也修建完毕,包括后面的污水处理厂。

    朱元璋和宫里的人终于可以用上马桶,不需要再用桶装着把东西清理出去。

    他有种想哭的感动,太不容易啦!

    以前都是坐在一个中间掏空的凳子上,下面放个桶,周围有熏香。

    现在是陶瓷烧的坐的地方,也有蹲的地方,但都多了个水箱。

    方便完就一冲,把毛边纸一起冲下去,干干净净的,有一点残留,有宫女和太监用装水的桶多冲一下就行。

    宫女太监们也高兴,他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难受了,得把那个桶拿到净房,等第二天倒进大的圆木桶中运出去,如救火用的装水桶一样。

    同时也不用他们再刷洗净桶,随时有水,随时有电,伺候起来人就更容易。

    以前他们得守着,陛下睡觉的时候,帘帐放下,外面的就守一盏灯,不能让灯灭了。

    陛下突然起来,立即拿着灯过去,要是解手的话,立即把东西取来。

    现在也守一盏灯,说是度数小的电灯,不用管它。

    陛下一起来,拉一下绳子,大灯亮起,陛下要解手,那就去旁边的房间啊!里面有东西,还能洗澡呢!

    大家都开心的时候,朱元璋亲自接见王艺千,想让王艺千等人去北面。

    这帮人太厉害了,包括后来的三百人,一共五百零一个人。

    到目前为止,没有一个人因受伤退出去,也没有一个因死亡而离开。

    之前是王艺千带队的二百人为下丘村盖房子,后来与另外的人合作。

    大家慢慢地熟悉起来,相互配合越来越默契,同时都努力学习知识。

    正常一件事情的解决方式有好几种,那么就有几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对。

    到最后一想,自己的其实并不是太好,不过却坚持,因为这是话语权和权威。

    这等事情在老工匠身上最常见,尤其是有技术指导人员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比如手挖坑,埋线缆,懂技术的老工匠说这个得挖五百宽才行,又快又好干。

    负责技术的则说一个线缆有多粗?二百的沟渠足够了,挖。

    挖吧!越挖越难,越挖越窄,因为手工挖不好使力,那么狭小的范围不行。

    眼看着进度变慢,老工匠生气了,我告诉你要五百宽,赶紧的啊!

    技术员知道错了,他不可能听老工匠的,不然自己多丢面子?二百没错,挖。

    等到了最后,这个沟渠不但耽误了大量的时间,而且还不规整。

    老工匠冷笑,其他干活的人也生气,技术员则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老工匠和干活的人身上,说他们不能按照技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工。

    这等事情在王艺千的团队中不会出现,他们遇到不同的情况立即凑到一起商议。

    他们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,他们只需要向下丘村证明团队的力量。

    之前下丘村刚来,找的三百人就不服气啊!结果被王艺千团队碾压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,努力钻研技术、配合默契、严格遵守操作安全。

    宫中的东西就是他们来修的,看他们干活,赏心悦目。

    朱元璋觉得他们去了北面,能够震慑住那边的工匠。

    论单独技术,或许有的工匠在某个方面已经达到了艺术的境界,比这五百零一人强太多。

   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