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就带着,一路走一路送,包括洛南县和商州县的官员。

    另外则是下丘村写来的信,有漆封,包括一堆同样上了漆封的箱子。

    里长带人查验后接收,放进队伍里。

    朱樉几次想要看,又都忍住了,人家的东西,不是自己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晚上,灯笼挑起来,一些人休息,一些人继续修路,他们要修到子时才会停止。

    看上去很辛苦,其实没什么,比以前朝廷征召干活差多了。

    如历史上修中都,工匠们居然用上了厌胜之术,利用建筑原理坑人。

    甚至是暴动,跟监管的人干起来。

    说明累得不行了,眼看活不下去了,不然不会如此。

    现在跟随队伍的工匠们吃得好,关键时刻需要他们拼一下,那就少睡两个时辰。

    等熬过这条路的工程,下山后,就能随便躺在车上睡觉了。

    早上天明,邦子拿了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、里长写的信,流着眼泪与大家告别。

    队伍继续前进,邦子带三千人整队,马昨天晚上额外喂了一次精料。

    “哎呀!咱就见不得离别,总是那么忧愁。”朱樉手上拿个山楂吃,酸得脸皱皱着。

    “把路修好,便不在乎短暂的分离,比如都是村子里一样的轨道火车。

    把轨道铺到各处地方,火车做成大的,从长安到南京,一天时间足矣!

    若是运输货物,每运输一回,就收回一部分修轨道的成本。”

    里长提起村子里的小火车,来信中说了,小火车都开进皇城里去了。

    单独有三辆小火车给宫里的孩子们玩耍,他们总想去下丘村乘小火车。

    轨道是通用的,干脆给他们三辆,然后每旬他们去下丘村就坐上小火车,一路赶过去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,其他的大臣也坐轨道车跑来跑去,孩子们不能总跑出去玩耍。

    按照时间,每天就三趟车,一回两刻钟,然后他们就各回各家。

    其他的时间中,小火车来回转着,有人要上车,就到一个个站点等,小火车就放慢速度停下,等别人上来,再启动。

    搬运东西的太监宫女们最喜欢这样的小火车,速度快,关键平稳。

    “也是用包铁的轨道?”朱樉开始考虑可行性,主要是成本。

    “不行的,要轨道钢,很贵,一丈长的轨道钢,若不炼钢,能够打造很多口铁锅。”

    里长摇头,表示需要更多的钱来支撑。

    “还是先让百姓有锅为好,也没有多少东西需要运。”朱樉跟着摇头,放弃了。

    “回头咱们改进一下冶铁的炉子和炼钢的炉子,露天矿,蒸汽机挖起来比人快,包括缆绳绞盘,采用蒸汽机为动力。”

    里长没说行不行,只提一下将来,憨憨给描绘的前景好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