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似的,湿的。

    不是用刀切成丝,更非剪子剪成的丝,用棒子砸,就把大部分水砸出去,桔梗被砸的一丝丝的,腌咸菜。

    这个棒子很有用的,没有棒子他们活不下去的,比如冬天砸冰捞鱼、打狗吃狗肉。

    那么明太鱼是当地特产,还不是淡水鳕鱼,淡水鳕鱼叫江鳕,这个更嫩,却不适合制作明太鱼。

    鳕鱼是朝鲜族辣鱼的加工原料,特别好吃,而且价钱低。

    明太鱼以后要向抚顺、沈阳那里运,给他们吃,那里吃不到海鲜的,包括辽阳,有海鱼的地方是入海口的营口。

    营口有鲅鱼圈,那里盛产鲅鱼,鲅鱼有的人吃着过敏,制作成干不如鳕鱼。

    做罐头的多,还有做成咸鱼,那个咸鱼玉米面饼子的咸鱼,大部分是它。

    还有一部分做咸鱼的是黄鲫,凡是做咸鱼的都是不值钱的鱼,量大。

    再不值钱,也比没有的地方强,海干货运到沈阳、抚顺,都属于好东西,包括很小的螃蟹、牡蛎干、海米、小虾仁、紫菜、海带干……

    当地人都缺,更不用说女真人,必须要在辽东湾那里捕捞,然后干制,送过去与女真人贸易。

    本地人,加上军队,正好解决下没有海产品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人参种植?怪不得要种荆棘,并留人内外巡逻与看守,铁丝网撑起来,荆棘不要撤。”

    船肩负着重担跑去定辽都卫,朱元璋不能每天看着大豆收割,他带着人到送给下丘村的地方,主要看药材。

    人参被移栽到了背阴的坡上,其他的药材也各有所处。

    加上种的茶树苗、葡萄、果树,看上去非常舒服。

    所有的路由水泥铺就,方便车辆运输,路纵横交错,上坡的地方是S形。

    “又是一处世外桃源,之前到此,还是乱糟糟的,打草惊蛇、用刀劈砍着开路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规划并建设好的地方感慨不已,尤其是错落的营房,有的居然很隐蔽。

    狗窝也不少,防止外人到来,看守的人没发现。

    “陛下,主要为了方便采收、运输和种植,待明年,修一条内部的铁路过来,采了果子运到河边装船,比陆路牲口拉车省时省力。”

    里长说着未来的规划,这片地方还没有全利用起来,活儿要一点点干,雇佣的人手太多了,别处就缺人。

    朱元璋颔首:“铁路好!投入一次,往后的维修费用低,只要货物足够多,便比使用牲口划算。

    铁矿的铁轨今年铺了不少,可惜暂时没有办法修一座跨过长江的大桥,不然把铁路搭上去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