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子时末的时候,秦淮河上依旧热闹,不过孩子们已纷纷回家,太困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等人去下丘村休息,眼下不适合放大臣及其家人各回各家。

    翌日早,正月十六,大家还休沐中,不过又都到军营,包括下丘村的人。

    军队该走了,留下五万守卫南京,其他的放出去。

    和林所在派去五万人,到那边适应一个月之后,就是熟悉那里的工作情况,把之前的人换回来。

    另外一个县平均派一百个人,有的县五十个人,有的则是几百人。

    两广地区的人就多,过去震慑当地的百姓,顺便帮忙建设,百姓吃饱饭才能不造反。

    历史上那里就起义了,然后被平,增加大明负担,打仗死人,影响过大。

    每一次起义必然伴随着天灾人祸,天灾就是各种自然灾害,人祸是官员欺压当地百姓。

    人家百姓都是大族,想要欺压一个人,必须欺压很多人,人家就不干了,再有明教背后捣乱,打吧!

    朱闻天不想打,耽误国内经济建设,趁着那里目前稳定,赶紧过去,带着百姓提高生活水平,顺便让有野心的人瞧一瞧大明如今用啥武器。

    士兵们打好行李,一人一个独轮车,里面装着他们要带到地方去的东西。

    粮食没带多少,够路上吃的即可,到地方了花钱买。

    一个县中派五十个人的,怎么都能吃上饭,再缺粮能差五十个人的?

    他们主要带海鲜干、药物、书籍和文房四宝,到地方了下村,分给百姓。

    然后朝廷这里再派人送百货商店需要的东西,由分散回各处的军队来完成,他们会很忙,跑运输。

    军士们喝了壮行酒,肩负着大明重任,相继出发,前往他们自己愿意去的和抽签抽的必须去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全是咱的好兄弟啊!”朱元璋站在校台之上,拿望远镜看着,说给周围的武官们听。

    众人:“……”

    他们说不出来什么,要说陛下说谎,还真不是,这些军士确实肩负重任。

    文官心中郁闷,军士派出去,就抢文人的位置,相互制衡。

    “五年,五年而已。”胡惟庸眼睛闭上,又立即睁开,身体晃动,他在台上呢!闭眼睛有潜意识影响,感觉要掉下去。

    其他文官沉默着,知道胡左丞话中的意思,五年时间,下丘村从最初露头,到现在的影响力,吓死个人呢!

    从哪冒不出来的?太邪门了。

    看一次次灾害,再有军队北伐时候的武器、辎重,说下丘村凭一己之力稳住大明都不为过。

    应天府只剩下五万士兵守卫,偏偏又不害怕,周围没有能打的了。

    等着和林被接替的人回来,军队数量就多了两万,是在苦寒之地熬过来的。

    如果岁月可以重来,想是北元的人一定会宁肯把所有细作死掉也要屠了下丘村的决绝。

    现在谁来都没用,下丘村躲在重兵守卫的地方,关键没人知道高人在哪。

    汤和扭头看一眼文臣们,对朱元璋说:“重八,明教没有用喽!”

    朱元璋放下望远镜,伸后拍拍汤和的肩膀:“老汤就是好喝,鼎正好用来煮老汤。”

    “汤是鸭架的?咱字是鼎臣,不是鼎。”汤和反驳。

    “是呀!明教咱不担心了,他们煽动百姓本事哪有咱军士下村厉害?以后你得管上水师,或者看村子里想要打谁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放松,确实,再不害怕明教,那个他起家的‘地方’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会努力学习钻研各种战术,然后在军事学堂上教给其他人。”<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