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面得有那些东西,并且能够运过来才行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在下丘村住了两天,两天后的早晨,他带着群臣在下丘村送别。

    朱樉、朱棡、朱棣、朱橚四个亲王各带三千护卫,加上两千工匠和宫女、太监、太医,凑了一万五千的队伍,直接通过玄武湖过江。

    水路有小蒸汽机船跟着,灵活,哪怕浅一些的河也能航行,就是通过能力比较强。

    等到了对岸,再找牲口,骡子、马,到一个养殖的中转场就换一次,过去的养一养再送回原来的地方。

    护卫们一律迷彩服,脚上穿皮靴,天热也要穿。

    朱闻天的时候,三亚的夏天热不?当地的军队都穿,别人都是背心、大裤头、凉鞋,军队的皮靴、长裤子,最多上身半截袖。

    然后护卫的头发剃了,变成了毛寸,留长头发太碍事,容易中暑。

    不存在说习惯了就不热,不可能的,否则夏天女人也不会专门扎高辫。

    宫女与太监正常,他们需要维持特殊的形象,体能、技能、相貌、智商都要优秀才能随队,情商不用考虑,情商低的在宫里活不下去。

    更关键的是忠心,可不能把亲王给干掉了,下丘村的人也不能少。

    工匠们带工具,负重都是二十斤左右。

    宫女太监们拿小手枪,转轮的,后击发铜壳铜弹头子弹。

    护卫们拿步枪,水连珠的那个,每十个人多一个AK,每二十人一个掷弹筒,每五十人一门小迫击炮,身上有手榴弹。

    这些装备不是为了找北元,天晓得北元残余的人跑哪去了。

    之后要去定辽都卫,东北地区,那里有女真,是针对他们的,路上顺便练习,拿来打猎。

    快要去定辽都卫的时候,船会过去给补给弹药、罐头等东西。

    队伍里有罐头,肉干、果干等东西,调料品很多,拿来做饭的。

    就太医和下丘村的人相对轻松,他们要保持体力,随时给受伤和生病的人提供帮助。

    朱元璋等人一直把人送到玄武湖,看着船的影子渐渐消失,站在岸边久久未动。

    “重八,回吧!”等了一会儿,马皇后招呼朱元璋。

    “哎!宜长出去了,咱以后到这边吃饭少个人聊天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嘟囔着转身,用这个话来掩饰他其他的情绪。

    群臣倒是没有其他的想法,反正自己能不能来在于陛下叫不叫来。

    朱元璋就直接回到了箭楼上,他还没吃饭呢!吃不下去,正好当成午饭来吃。

    “父皇,暖水瓶的产量上来了。”朱标看宫女用暖水瓶给倒热水泡茶,想到个事情,产量增加,可以卖了。

    已往暖水瓶只在宫里和下丘村使用,宫女和太监最喜欢,送东西及时。

    他们直接把汤什么的装进暖水瓶里,喝热水用不上,有锅炉供应二十四小时热水,汤就不行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