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kushuxs.net
    怀远的百姓当然吃饺子了,他们就种麦子,给他们吃米粉的话……他们也吃,因为他们有绿豆粉吃,感觉差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一般情况下,能吃面条的就能吃粉,口感上没太大的区别,当然,螺丝粉那个酸笋就需要适应。

    同时怀远人吃酱油没问题,当然也要吃醋,蘸醋吃饺子可以吃更多,蘸白糖就不行。

    年岁大的人,就是超过六十岁的,这在大明数量相对少,给他们额外包的蒜黄的煮饺子,又鲜又对胃的刺激小。

    现在没有鲅鱼,不然可以拿它包饺子,或者是虾耙代替虾仁包。

    这个鱼肉的饺子属于山东、辽宁的特色,营口有鲅鱼圈,自然会用鲅鱼包饺子,大连也一样,山东的烟台不用说。

    当然,眼下还没流行起来,许多地方一听鱼肉饺子,都很吃惊。

    一般鲅鱼馅的饺子属于肉三鲜,跟猪瘦肉混合包,不是单纯的鱼肉。

    “里长,除了饺子,这是全豆宴吗?”

    最小的老五朱橚看着吃饺子配的菜,有点迷糊。

    炒干豆腐丝、烧腐竹、爆香干、熘豆腐、家常豆腐、凉拌油豆腐丝、豆腐酿、小葱拌豆腐、豆渣萝卜丸子、小豆腐、盐水豆子、素鸡……

    换成以前,朱橚真不知道这些都是啥,跟下丘村接触多了,他每一样都熟悉,甚至可以自己做出来。

    他好奇的时候,磨豆子,然后做各种食物,这还少了个豆皮呢!不是腐竹,也不是干豆腐,更不是油的那个。

    “殿下,去年当地百姓种豆子和高粱多,套种的,小麦收后了种,豆子正好咱们收了拿来做吃食。

    这是昨天的,今天收的可以放着,到时候再做殿下爱吃的菜。

    比如豆腐脑、煎豆腐、豆浆、豆腐乳,还能做豆筋,用爆米花的锅炉爆一下口感也不错。”

    里长道明原因,当地百姓的豆子还剩很多,吃不完,别的地方需求又少,因为去年这片区域都是在麦茬里种豆子跟高粱。

    百姓倒是不缺豆腐吃了,甚至不会做豆腐的都学会了。

    这个季节,没有黄瓜、豇豆、生菜等蔬菜的季节,又没有小麦收割的时刻,就是青黄不接。

    正常来说此刻的百姓最难熬,结果当地百姓愁豆子卖不出去。

    高粱与豆子一起种的,然后现在到夏天,豆子先炒,熟了后倒进盐水里,放点花椒面和葱花,就是盐水豆子。

    高粱米煮熟了,用井水一遍遍冲,这就是过水高粱米饭,即水捞饭。

    正好配盐水豆子,越吃越香,正常能吃两碗蒸的干高粱米饭人,如此操作,吃四碗轻松。

    要是再加个咸鸭蛋,尤其是咸臭蛋或者叫臭咸蛋的话,那就更美了。

    队伍一次收很多豆子,属于去年的陈豆子,拿来做菜,主要是给当地百姓打个样,告诉他们豆子能做多少菜。

    就这样还是收着做的,不然更多,包括时间长一点的豆芽、豆豉……

    “那让他们做大酱和酱油不就行么嘛!正好百货商店开过来,就地取材,然后弄来盐和器皿。”

    朱棣想到个利用大豆的方法,他同样高兴,明明青黄不接的日子,百姓居然有吃不完又卖不出去的农作物。

    老三朱棡跟着想办法:“干脆压榨豆油吧!然后豆饼人吃,或者做饲料给牲口吃,榨完豆油的豆饼蒸着吃挺香,村里说是技术不够,豆饼中还有油榨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大家讨论起本地的一些作物如何用,亲王们学到的知识多了,故此才能直接落到实际的事物上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他们都不知道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,尤其是干豆腐、腐竹、豆皮的提取过程。

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