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>
    朱棡决定暂时把闹心的事情抛在脑后,这么热闹的场面,要高兴。

    百姓们更高兴,他们见到了电灯,整个一大片场地照得亮亮的,军士们轮换着吃喝,一部分负责站岗。

    外围的灯光所在,军士拿着上了刺刀的枪在那里站岗,给了内圈的百姓绝对安全感。

    有的小孩子刻意跑到外围灯光的所在,站在哨兵的身边,向着远处的黑暗看一看,又满脸笑容地跑回来。

    大人不理解,训斥孩子别乱跑,赶紧吃东西,困了在这边睡,今天不回家。

    家里有留守的人,还有被派去的之前到来的军士,他们自己在那边吃。

    朱橚吃掉一个烤的羊腰子,摇摇头:“百姓不懂心理学,孩子小缺乏安全感,他们是在用这个方法来感受安全。

    咱之前的王府卧室就太大了,后来还是里长说的,在里面加了个千工拔步床。

    然后外面的光比里面的亮,这样睡觉睡得可香了。

    后来有了电灯,更是如此,空间感影响着人,周围的人数也影响。

    咱那些小的弟弟妹妹都专门有个小的带门的二层小床,爬梯子上去,坐滑梯下来,上下都能睡,白天睡上面,晚上睡下面。”

    他的三个哥哥一起点头,确实,卧室大了就得人多,否则没有安全感。

    里长看向憨憨,他觉得最厉害的是守村人,一个人住祀堂和山神庙,负责上香、点油灯,两个地方都空旷。

    朱闻天:“……”

    他想问你瞅我作甚?所以张了张嘴:“肠,香,灌,吃,嗯!嘿嘿嘿嘿!”

    “灌了灌了,专门让他们灌了一些香肠,咱们出的方子和调料,羊肠子灌的是小细肠。

    此地外来行商多,可以卖香肠,其他熟食也做做,咱留几个人教两天,之后再赶上队伍。

    呃……咱这里有橡子,做淀粉,然后该做闷子做闷子,该做粉条做粉条。”

    里长知道憨憨要吃保质期短的香肠,村子里天天有,羊肠子的孩子最爱吃,当零食,一会儿就吃掉一根,一斤细香肠不限制孩子,孩子会很轻松地吃到肚子里。

    一说香肠就想到了闷子,闷子需要淀粉,本地山上有橡子树,可以采来做成淀粉,之后如何加工看情况。

    不吃闷子或粉条,做成凉粉也没问题,夏天热了,商人们过来吃一碗凉粉,补钾,避免中暑。

    橡子这东西其实不怎么好吃,没办法的情况下百姓才吃,杜甫就吃过,饿呀!只好以橡果为食,直接煮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今天木有了看一眼还有没投的月票没?不投再过几分钟就没了!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