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打点收拾的时候,南城门里,一个骑着毛驴身后跟了一群护卫的人缓缓入了城。

    乔公到了。

    “你说,愿意支持我?”

    孙策嗤笑了一声后,眸子如刀锋一般瞥向乔公,“我军兵锋正盛的时候,乔公尚且拒之千里,如今战败反而示好,是觉得我手中霸王枪不利吗?”

    “此一时彼一时。”乔公从容自若的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孙策是真的动了杀心,士可杀不可辱,你跑来这里诈降的手段三岁孩童都骗不过,这不是羞辱自己吗?

    可看乔公还有后话,他便是强忍着性子盯着前者。

    “不知吴侯可曾听说一件事?”

    孙策瞥了他一眼,不置可否,乔公继续道:“林墨令陈宫假为扬州刺史,监察三郡官吏。”

    “这又如何?”

    乔公苦笑道:“这便说明兰陵侯根本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我们这群淮南家族的人。吴侯可知近些年来我们淮南士子与徐州士子争斗日盛,先有陈登,借安丰太守之职打压淮南士子;后有鲁肃对庐江、九江见死不救。”

    这几件事,孙策倒确实是听说过。

    当时他还觉得鲁肃对庐江见死不救仅仅是因为害怕自己半路埋伏,倒忘记了他们士人之间的争斗。

    文人相轻,往往这些士人间的战火烧起来的时候,比之刀枪剑戟还难防。

    “为此,淮南士子众推子扬前往彭城讨要个说法,不说别的,好歹这三郡之地里当是让我们自己人做主,至少不会出现这种隔岸观火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乔公说的鞭辟入里,让孙策都忍不住点头。

    “可兰陵侯是怎么做的,把鲁肃贬为了彭城府参事,可却主彭城府政务,这算什么?做戏给我们看吗?不仅如此,还让陈宫赴来三郡假扬州刺史监察官吏。”

    乔公轻蔑的笑道:“可叹我们这些年来为了治理三郡劳心劳力,可兰陵侯却始终不信任我们,就连笮融这等人都能出任青州刺史,而我们淮南士子却要处处受制于人。

    吴侯治理江东,对顾、陆、朱、张四大家族的人各个委以重任,可见心胸之广,老朽也是受众人推举,只身前来向吴侯表个态,希望吴侯可以率部驻守庐江,不管怎么说,我们都是扬州人。”

    乔公的前言后语合情合理并无矛盾,加之先前自己对四大家族的让步如今又成为了标榜效应,这群人动了心,还真不是完全不可能。

    从目前吕林集团的这些地方官吏来看,重用的的确是徐州士人,这一点引起不满的可不只是淮南,还有北国那头,这些孙策也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难道,这真的会成为我逆转战局的机会.

    孙策太需要一座坚城了,若是淮南世家真的齐心的委托乔公前来,那在整个庐江实行坚壁清野的拖延战术就完全行得通了!

    “方才晚辈有些失礼,还望乔公见谅。”

    孙策拱手道歉,顿了顿,试探道:“我当然是愿意驻守的,只将士们已有归心,粮草转运多有不便,这才.”

    没等孙策说完,乔公已经举起摊开的右手掌,“淮南家族愿为吴侯提供五万石粮草,以助吴侯退敌。”

    闻言,孙策眼中闪过精芒,真就壕无人性了呀,五万石粮草,比自己的随军粮草还多了,加上本部的粮草,别说几个月,半年也能随便熬。

    “不过,话说分明,这些粮草与老朽及其他家族的人是毫无关系的。”

    “明白。”孙策露出会意的笑,也就是说,这群人还不敢明面上跟吕林作对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粮草,愿意送,总是会有各种方法切断跟自己的关系。

    这就是世家惯用的套路,下注,又不会梭哈。

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